一夜安穩。
翌日一早,就有傭人送上了早餐,等待王庸起床。
王庸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體驗到地主老財的生活,伸著懶腰下樓,愜意無比。
趙莉倒是早已經起來,也在餐桌旁邊忙碌著,親手熬了一鍋粥。
見王庸下樓,招呼王庸洗刷之後趕緊吃飯。
其實南韓早餐並不是國內人們所想的那樣,隻有泡菜。王庸入座之後,看到的就不下七八樣特色餐點了。
豆米飯、番茄白菜豆腐、土豆排骨湯、煎餃、小牛排等等,單以早餐論,足以稱的上豐富。
不過韓式餐點明顯不如中餐的一點就是,韓式餐點無法撐起一個足夠有牌麵的宴席。每一道菜看著都很有特色,但是放在一起卻顯得有股子小家子氣。
不像是中餐各大菜係,一桌宴席擺上來,色香味俱全,看著就高大上。
王庸一邊吃飯,一邊跟趙莉請教南韓知名學府都有哪些,開設了漢學課程的又有哪些。
遺憾的是,趙莉告訴王庸現在整個南韓都在去漢化,保留漢學課程的已經不多了。現在的南韓青年人基本已經不認識漢字,自己國家的景點碑文都看不懂,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王庸聽到這裏不由笑起來,看來南韓媒體喊得震天響,實際上並不怎麼樣嘛。恐怕現在南韓除了南韓媒體瘋狂吹噓的李在先幾個老不死的,再也找不出新生代漢學家了。
“殺雞用牛刀,倒是有點大材小用了。”王庸自言自語道。
吃過飯,王庸準備好生了解一下首爾大學情況,挑選一個有分量的學校下手。
南韓的好大學基本全都集中在首爾,人們為南韓學校分檔,都是這樣分的:首爾學校一檔,其他地方學校隨便什麼檔。由此可見首爾在南韓教育界的地位。
“王先生,外麵有人找。”這時候,卻聽管家彙報道。
“誰?”王庸愣了一下。他在南韓舉目無親,怎麼可能有人來找?
難不成是金靜茵?
沒想到這小妞看著害羞,實際上這麼大膽。哥喜歡!王庸想著,出了門。
隻是一出門,王庸臉色就黑了下來。
媽蛋,不是金靜茵也就算了!來個妙齡少女也好啊!
來個花胡子老頭是幾個意思!
“大爺,您找誰?”王庸語氣不善的問。
花胡子老頭笑眯眯衝王庸一拱手,雙掌相捏微微向上推,卻是正兒八經的作揖禮節,表示同性賓客之間問好。
要是異性,還分婚姻與否,分為向下跟平推。
這種禮節在華夏國內都很難看到了,沒想到竟然在南韓看到。
王庸回敬,言語間多了一些敬重:“老先生,看您不似南韓人士?”
老頭回答:“我其實也是宿州趙氏一員,喚作趙懷武。不過屬於旁係,跟趙氏不聯絡日久。雖然在南韓生活多年,卻是從未敢忘先祖教誨,日日誦讀經語,以華夏禮儀起居生活。今年六十有五。”
“老先生此舉實在讓人敬佩不已,末學後進剛才孟浪,向您致歉了。”王庸說著微微鞠躬,為自己剛才的輕侮致歉。
趙懷武摸著胡子一笑,倒是沒躲閃,受了王庸這一長揖。
王庸直起身,略顯奇怪的問:“老先生既然久不跟趙氏聯係,今天又是緣何上門?”
趙懷武看著王庸,目光閃動,道:“吾有萬卷詩書事業,嚐試與君謀!”
王庸神色一正。
趙懷武話中有話,顯然不方便當著其他人的麵講。
王庸看一眼別墅裏吃飯的趙莉跟思涵,轉身進去告訴兩人自己要出去一趟,如果發生什麼意外直接給自己打電話。
趙莉點頭答應。
王庸這才放心出門。
料想有曹部長背書加上遠洋外貿的股權,趙極是絕對不會輕易動趙莉的。
“老先生,請,咱們找個安靜點的地方說話。”王庸道。
卻是想帶趙懷武去咖啡館商談。
誰知趙懷武手一揮,道:“王老師且跟我來,我有一處地方保管王老師滿意。”
這麼一說,王庸不禁好奇起來。
於是跟在趙懷武身後,攔了一輛車往首爾郊區而去。
一路上,趙懷武侃侃而談,倒是對於王庸事跡知曉不少。並且表示得知王庸來到南韓,徹夜難眠,是以一大早就跑來。
他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完成先祖的遺願,當時趙家先祖來到南韓,存的是教化蠻夷的念頭,所以在南韓建了一所書院,一直傳播華夏文化。
但是沒想到近代之後南韓政府竟然做出廢止漢字的決定,這讓他痛心疾首。
隻可惜人微言輕,根本就無力阻擋這種大潮。
直到他從新聞裏得知王庸要來南韓,本已死掉的心立馬活了過來。他決定襄助王庸共同完成征服南韓的計劃,讓南韓人知道坐井觀天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