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庸引用的這首詩是葉挺的《囚歌》。
原文葉挺以“六麵碰壁居士”落款,形象的表明了他當時的處境,可謂處處碰壁,身陷絕境。王庸現在的情況跟葉挺當年何其相似,群潮洶湧,內憂外患,幾乎全天下都成了王庸的敵人。
王庸耗盡心血,豁上性命拚出來的名聲,卻頂不住一個匿名小號一小時的詆毀。
這讓王庸感到一股憤怒。
所以王庸才會說期待著“地下的火將他跟活棺材一起燒掉”,王庸想要燒掉這個可悲的網絡輿論環境,想要燒出那些藏頭露尾小人的真麵目。
微博內容有點長,所以發出去之後一段時間沒人回複。
直到數分鍾之後,底下的評論才跟滾屏一樣刷新出來。
“好!最後那首《囚歌》直接把我心中的火點燃了!啥也不說了,頂王老師!”
“強烈譴責那些造謠的混蛋。王老師冒著生命危險為國爭光,在南韓更是差點被人殺害。結果國內這些人呢?不說見賢思齊,反而暗地詆毀,簡直畜生不如!人渣!@張慶之,說的就是你!”
“我為之前的盲信而道歉。我確實太容易被人煽動誤導了,現在一想那個人的爆料其實都是故意抹黑。《學藏》一書抄襲辯論中,王老師可是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張慶之的,張慶之一口咬定自己是原作者,可是連對書本的詳盡解釋都做不出;《華夏好先生》更換嘉賓,實際上是因為節目收視一直不佳。直到換上王老師,收視率才大漲,節目也確實變得比張慶之在的時候好看了百倍。我們都過於關注爆料中的謠言,而忽略了這些大家都知道的真相。”
“這就是所謂的燈下黑。看得出來,這個製造謠言的人是老手,非常擅長利用半真半假的信息來誤導網友。我覺得是張慶之的可能性相當高,因為在此之前張慶之就曾經做過一些類似行為,他在文化圈內可是以擅長炒作而聞名的。”
“實名製點艸張慶之!是男人就站出來接受王老師的挑戰,跟王老師的師兄去燕大論戰!不敢的話隻能證明你心虛了!”
“我說諸位,那些謠言我從一開始就沒相信。但是有一點我卻是不得不質疑一下,永恒之藍的加密真能破解?王老師說的太過信誓旦旦,我怎麼有種不祥的預感呢?”
“理論上是不能破解的,但是不知為什麼我願意相信王老師一次。說不定就有奇跡呢?”
而王庸微博發出的同時,燕京電視台的馮奎等人也站了出來,公開表示支持王庸。
並且大爆料,揭露張慶之在電視台錄製節目期間各種耍大牌,遲到。而王庸能夠頂替張慶之上位,就是因為張慶之某次錄製節目遲到,還威脅節目組退出。
更有趣的是,張慶之在爆料中提及的《霓裳少女》導演張合明,卻罕見的站出來否認了爆料中的內容。
“我跟王庸老師之間有些誤會,但是都是正常工作範圍內的,不存在什麼以權壓人、擠壓排擠,相反我很欣賞王老師,也一直在默默為他加油鼓勁。至於其他不實謠言,本人不想牽涉其中,也請造謠者不要捎帶本人。”
馮奎等人還好,跟王庸老相識,他們的微博網友們未必會信。
但是連張合明都這樣說了,可就不一樣了。
張合明的《霓裳少女》當初可是貨真價實跟《華夏好先生》發生過衝突的啊!
張合明竟然為王庸辟謠?
“嘖嘖,張合明都看不慣製造謠言的那個人了。這下黑子們還有什麼話可說?”
“嗬嗬,張合明在燕京電視台上班,當然是被王庸的權勢嚇到了唄。難不成還指望他跳出來跟著罵王庸?”
“樓上純粹小人心理!”
“你才是幼稚呢!社會複雜的很,學齡未滿的小孩子還是不要上網了,趕緊回家吃奶吧!”
眨眼間,王庸支持者跟黑子們又吵成一片。
反倒是始作俑者張慶之,一直隱忍不發,當成不知道這件事。
其實此刻張慶之心裏正在打鼓:王庸怎麼猜到是他?他注冊小號的時候好像真的忘記切換ip了,不會被查出來了吧?萬一王庸拿出證據指明他造謠怎麼辦?是死不承認還是裝死不知?或者說借口微博被盜?
張慶之忽然有點後悔自己舉動了。
都在王庸身上吃了那麼多虧了,怎麼還不長記性?非要再吃一次才甘心?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張慶之一定會選擇關掉網絡外出旅遊,絕不摻和這些爛事。
“希望王庸隻是隨口說說,不是真的掌握了我造謠的證據。”張慶之雙手合十,祈禱道。
張慶之這邊有些慫了,但是鬣狗安保科技那邊卻是依舊硬氣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