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拔刀算你贏(1 / 2)

“日光嗎?”王庸目光一閃。

“謝謝您了,改日請您吃飯。”

王庸掛斷電話,隨即看向香取:“香取,你對日光應該熟悉,你可曾見過彌生出居的神社?”

香取皺眉思索片刻:“日光倒是有一些神社跟寺廟,但是都跟彌生出居沒有關聯啊。難道他們化身成了其他神社名字,隱藏起來了?”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不過可能性不高。畢竟他們是以神靈自居的一批人,讓這種人寄身其他神靈的屋簷之下,無異於侮辱。我想他們還是會建立一座真正屬於他們的神社的。”王庸分析道。

“大家先睡覺吧,明天再去日光。”

香取跟劍奴點頭,各自去睡了。

王庸則一個人坐在窗前,看著遠處的夜空沉思。

他總覺得來到東洋之後好像有一隻手在牽引著他,而這隻手最終要將他牽引到何處,就不得而知了。

“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隻是這股風到底是妖風還是巽風呢?”王庸自言自語。

翌日,王庸三人離開酒店去往日光。

東洋除了幾個大城市之外,其實很多地方都跟日光類似,有一種安靜小鎮的感覺。

道路窄窄的,兩旁種著櫻樹或者楓樹,路邊時不時還能看見一些石刻之類的東西。

拋開民族成見,東洋稱的上一個不錯的養老之地。

“王庸様,前麵就是東照宮,我們要進去看看嗎?”香取指著側前方一座神社,問。

“看看吧。”王庸點頭。

日光其實也就巴掌大點的地方,想要隱藏一座神社還真不可能。

王庸剛才已經看了一個遍,確實沒有發現可疑地方。

東照宮其實跟其他神社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這裏有著為數不少的著名文物。

比如唐門。

這是從特意從華夏運來木材,然後征調無數工匠大師製成的一座巨大牌坊。上麵雕刻的全都是華夏典故,比如竹林七賢,比如許由洗耳。

一個馬廄上雕刻著三隻小猴子,一隻捂著眼睛,一隻捂著耳朵,一隻捂著嘴巴,卻是華夏“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意思。

整個東照宮其實充滿了華夏人文思想。

比起唐門來,東照宮還有一個東西更加珍貴。

以華夏大儒王陽明而命名的陽明門。

陽明門被視為東洋江戶時代建築成就的巔峰之作,乃是東洋的國寶級文物。上麵各種精巧雕刻即使從日出觀賞到日暮,也不會覺得疲倦,所以陽明門又叫做日暮門。

“公子,是你哎!”劍奴看見陽明門之後興奮的叫道。

王庸無奈的糾正道:“我說過我不是王陽明,不過王陽明是我的先祖倒是沒錯。看得出來東洋人對於王陽明確實推崇有加,這一點國內就差的遠了。”

“哼,那是他們不曉得公子的厲害!”劍奴不服氣的道。

“也不是不曉得陽明公的厲害,而是華夏數千年曆史聖人屢出,驚才絕豔之輩實在太多,這麼多人共同分享後人敬意,總有分的多的,分的少的。何況現在國內多數人也認識到了陽明心學的價值,不像之前隻會嗤笑一聲‘唯心主義’了。”

王庸站在陽明門下,靜靜欣賞上麵的雕刻。

“恩人!”這時候卻聽一個聲音響起,然後一個年輕人快步走來。

王庸轉頭一看,卻是德川英長。

東照宮建立之初就是為了祭拜德川家康,可以說這是德川家族的神社,在這裏遇見德川英長倒是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恩人來東照宮遊玩?如果景點都看過了的話,我倒是可以帶恩人去先祖陵寢看看。”德川英長對王庸倒是充滿了尊敬之意。

他說的先祖陵寢便是德川家康的墓地,並不對外開放,有一道靛色大門將墓地跟外界阻斷。

王庸笑著搖搖頭:“陵寢就不看了,其實我來此地倒非純粹出於遊玩,而是有事而來。”

“什麼事情?恩人隻管吩咐,但凡我能做到一定盡力。”

“這裏也算是你們德川家族的本營了,你可知道附近有一座叫做彌生出居的神社或者建築嗎?”

德川英長思索一會,眼中帶著淡淡的茫然:“彌生出居?我從未聽過這四個字。”

“連你都沒聽過嗎?難道真的已經湮沒在了曆史塵埃中?”王庸微微皺眉。

“對了!有個人可能會知道!我帶您去見他!”德川英長忽然道。

“那人是我們德川家族的守墓人,一直生活在先祖的陵園之中。恩人,請隨我來。”

德川英長在前麵帶路,一路引領著王庸三人往德川家康的陵園走去。

“開門。”德川英長對陵園管理人員道。

管理人員顯然也是認識德川英長的,“嗨”一聲,立馬上前打開了陵寢的靛色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