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節,天氣開始轉涼,晚晴便在豬舍上搭起了棚子,並且運用了雜交技術,幫助越國貯藏了大量的米糧,她這麼做,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能讓鳳秋胤和將士們頓頓吃飽。
由於局勢越發緊張,上官泓已多次揚言進攻剿滅越國,白風雲自是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便提前做好了準備,打算先發製人。
白風雲從國庫中調出三十萬兩資金,全部投在製造船隻上,因為越國東麵環海,對於水戰也算是自己的熟強項,而王朝不同,由於很少進行水戰,所以船隻甚少,就算上官泓派人連夜趕製,隻怕將士們也會因為受不了水麵的顛簸而暈船的。
在此之前,鳳秋胤秘密接到了王忠的來信,說他和小紅已經想好了救下聖上的方法,倒是另鳳秋胤沒了後顧之憂。當時晚晴得知後,甚是欣慰,每天都合不攏嘴,每次隻要見到鳳秋胤,她都會誇上幾句,說王忠有本事,可以正確引領小紅,遠離上官泓這個卑鄙小人。
有了王忠和成寧兒透露的消息,鳳秋胤更是有了取勝的把握,正所謂裏應外合,想必就是這個道理。
由於是與王朝正式展開的第一戰,所以鳳秋胤這個主帥和越國國君白風雲都必須親自出馬,打響第一戰,鼓舞士氣。
可戰勢並不是他們想得那麼樂觀,雖然他們花費大量精力、錢財製造船隻,擁有了將近一百條船,可這些根本不足王朝海軍的三分之一,這回上官泓破例與武林人士協作,派出了十萬海師,集結東海,看來,誓要將越軍的氣焰壓下去。
鳳秋胤覺得海軍陣容是越國軍隊的弱項,如果將這一百條戰船全都派出去正麵對敵,不僅沒有勝算不說,還容易全軍覆沒,便在戰前先集合了二十支探路小隊,分別由各個方向潛入敵方範圍,每隊兩百人,他們要做的不是先鋒,不是突襲,隻需隱藏好自己的蹤跡,將敵軍的行軍狀態一一彙報回來。
鳳秋胤全麵了解了敵軍的形勢,畢竟在這海上有一支十萬人的海軍是很難掩藏的,所以打探起行蹤來相對容易,既然不能正麵力敵,那就分散軍力,鳳秋胤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兵行險招,出奇製勝。
他跟晚晴說了計劃,他這回隻打算出動六十條戰船,而且還不是一起出動,分為十日,每日出動六條,借鑒海盜的戰鬥經驗,以少擾多,以精打慢,他們六條船可以隨時撤退,隻要看清對方的行船方向,避開敵軍的炮火射程,然後進可攻,退可守,牽著敵軍的鼻子走,讓他們打不著,抓不到,抓耳撓腮奮力一搏的時候,他們已經成功的分散了路線,轉道回到鐵血城的碼頭,然後第二日,如法炮製,換個臨時決定的方向,換個攻擊的時辰,讓敵軍時刻緊繃神經,不敢休息,不敢停歇。然後他們再趁機利用漁人找尋敵軍運送糧草的船隻,從船底鑿穿,讓水進入船艙,斷了對方供給。
像這樣被輪番耗上幾天,估計船上的人們就得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