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零成本創業經營(1 / 2)

很多人都希望零成本創業,但是創業是需要有一定能力的,包括項目選擇,資金,團隊,吃苦等等。

這個時代,零成本創業也是存在的,很多人感慨機會太少,我也承認,現在的機會相對過去少了很多,過去隻要你敢幹,你就有機會創業成功。現在空白的市場已經少之又少,我們如何去發現創業的藍海?

現在的創業,更多的需要知識,需要利用全球的資源,需要信息差,時間差。

很多人都以為上班比較穩定,其實他們不知道,上班和創業其實是一樣的,而且上班的風險大得多。很多人認為,上班隻要把事做好,其他都不用管。這些朋友也忽略了一個事實:老板其實也是采買的客戶,隻是他采買的是你這個人的人力與能力(才力),那麼,他可以選擇,而不是一定非保障你的權益不可。

上班,你得冒這兩個風險,一個是老板對你的喜好;另一個是老板是否清楚他和他的客戶是否有落差,如果兩者不同,而你是否能在兩者之間做個平衡。

看來,似乎創業就輕鬆多了,不是嗎?

大家都知道“白手起家”是許多有錢人發跡的情況,根據《福布斯》雜誌年度調查,有6成入榜的富豪是靠白手起家贏得財富,其中前10名富豪中,有9人是創業致富。但是大家困惑的是:“到底是怎麼開始的呢?”

市麵上有很多書都在教大家致富的方法,讓許多人學到“被動收入”、“有錢人的思考方式”,甚至是“有錢人該有的精神”,還提醒大家注意現金的流向,或者從小錢開始理財。但除此之外,卻少有人跟你說怎麼開始自己的事業。

或許有人會告訴你“創業沒師傅,有錢就能富”,但是往往創業是賺錢,而不是砸錢的事。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明星因為沒安全感,而把在娛樂圈賺到的錢投到新事業當中。很多演藝人員認為門檻最低的就是餐飲業,因此斥資千萬開一家富麗堂皇的餐廳,不過大多慘賠倒閉。原因就在於許多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的know-how都不是那些巨資所創造出來的門麵所能建構的。尤其是人才的培養、企業文化的塑造,也不是光有錢就能建造出來。隻會砸錢,比花錢的想法,更容易一敗塗地。

創業是賺錢不是耍派頭。很多人認為老板很威風,因此一開始籌備創業,就希望能有大老板的派頭,不僅要有稱頭的服裝,甚至用全身名牌來襯托光鮮亮麗的外表,出門要有名車,身邊有個跟班隨從,完全忘了他是要做生意,而不是告訴歹徒趕快來搶劫。

做生意要的是對客戶低聲下氣,而不是趾高氣揚,處處炫耀比較。我記得有一次和以前老板去拜訪一位更大的企業家,我的老板腰之彎、笑容之可掬、身段之軟,仿佛我才是老板,他是我的秘書。當天我第一個體會是有錢人之間還是有階級,第二個聯想到的就是麵對客戶,老板也能放棄所有的派頭和尊嚴,隻是剛好被我這個下屬看見而已。

當然功成名就,你可以過更好的生活,負擔起較好的享受;但是往往真正白手起家的富豪,在成功的創業後,還是過著原來的生活。當年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出差入住希爾頓飯店,飯店經理對他說:“卡內基先生,您的總統套房準備好了。”卡內基搖搖頭:“誰幫我訂的總統套房,我訂的是一般房間。”飯店經理立刻說明:“因為令公子入住本飯店時都是住總統套房,所以我們也幫您更換成總統套房……”話都還沒說完,卡內基就大聲地說:“幫我換回來,我不像他有個有錢老爸。”

派頭通常隻讓你迷失自我,忘了創業的初衷,導向毀滅一途。

創業是賺錢不是趕流行。如果你喜歡呼朋引伴,尤其是跟在大家屁股後麵走才有安全感,那麼我勸你千萬不要創業,因為你創業的時間還沒有到。創業通常要自己一人承擔起成敗的責任,風險或損失不可能轉嫁到別人身上。

很多人很喜歡聽信小道消息,一聽名嘴說哪隻股票可以投資,也不經自己研究判斷,就貿然投入,往往成了承接這些股票炒手拋售股票的倒黴鬼。創業也是一樣,往往有一堆人喜歡一窩蜂,蛋撻店流行,就來開蛋撻店;甜甜圈大賣,就跟著風行甜甜圈。往往認為自己是搭順風車,卻承擔泡沫化的苦果,成為最後接手的笨蛋。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曾經描寫他的韓國鄰居開了一家雜貨店,卻不用“創業”來形容,原因就在於那不是真正的創業,而是花錢買了一個已經長期存在的事業,雖然不一定會導致苦果,卻沒有開創任何的新局麵,也不會有任何發展。

在“創業”時。為什麼大多數人創業都會失敗?原因當然很多,但是最致命的問題則是他們帶著“員工”的觀念來創業,而不是換上老板的頭腦。而老板的觀念就隻有一個——就是拚命地壓縮成本,拚命地賺錢。最好就是實現零成本的創業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