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王院判便起身,對這位帶著禦林軍前來求醫的統兵官拱了拱手道:“很是抱歉,我去看看。現在不管事情大,都要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現在可當真是出不了任何的岔子了,在洪水圍困京城之時,任何謠言和錯誤的決斷都可能會給京城軍民帶來致命的恐慌,必須嚴加核實。”
統兵官神情惶恐,忙拱手道:“理應如此,卑職陪同院判大人前去瞧瞧。”
統兵官心頭當然是不安的,因為費神醫剛才所的話和異常嚴厲的表情,讓他一顆心爺頓時懸了起來。畢竟,禦林軍可是皇帝的親兵衛隊,是京城維護治安,保證皇家安全的絕對中堅力量。若他們真是有個三長兩短那可後果不堪設想。想到這,他當即決定跟院判王院判一起去瞧瞧。
王院判的這個決定正是費神醫所希望的,他也希望讓頂頭上司真正明白現在他們正麵臨什麼樣的令人擔憂的局麵。
剛才他已經通知各組,將發現的危重病人和已經死亡的病人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各組太醫集中起來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所以當王院判帶著禦林軍統領官跟著費神醫來到城門樓,查看那些重病士兵的病情時,王院判被眼前看見的景象嚇一大跳,眼睛都瞪圓了。
因為在這城門樓拐角處,空曠的城樓地麵上,擺著十幾個的兵士。有的還在不停吐血,有的張大著眼睛,已經出氣多進氣少,氣若遊絲了,還有的全身發黑,看著讓人毛骨悚然。
王院判開始顫抖,扭頭求助地望向費神醫。
費神醫沉聲道:“這隻是我們這一次前來看病的北城城樓上的禦林軍病人,如果從整個京城進行調查的話,我相信,像現在這種可怕病症的人隻怕會有數倍甚至數十倍於眼前的這些病人。而這些病人,他們的病症都大同異。因此我非常懷疑,他們之間是相互傳染。我現在還不知道京城裏民眾之中是否也有這樣的病例。因此,我建議院判大人立刻派出人手,到京城各醫館藥鋪進行查訪,以確定是否有這樣的病案可千萬耽擱不得,這樣的瘟疫發病太過急促,短短三日,病人就會死亡,我還從沒有見過如此恐怖的瘟疫!”
一聽瘟疫二字,連那個不懂醫術的統兵官都打了個哆嗦。他雖然不懂醫術,但是對這兩和這兩個字所代表的含義,完全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此前京城出現的瘟疫他是多少聽了的。隻不過那些瘟疫程度都不甚嚴重,而且死亡率也不高,一百個隻會有一兩個死亡的。
在洪水泛濫死傷無數的洪災麵前,這樣的事,當然不會引起官家的特別重視,也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假如眼前這費神醫所,患病之後三日即死。這樣可怕的傳染瘟疫,在京城爆發的話,那帶來的結果將會是讓人崩潰的。
所以這位禦林軍的統兵官開始全身發顫。王院判也在看到了地上擺著的的病重的病人以及死去的屍體之後,他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馬上沉聲道:“好,你們繼續治病,同時派出人到禦林軍裏了解一下還有多少人有類似的病症,把結果盡快向本官稟報,如果確有必要,本官是要向官家上奏的。”
王院判這個決定,終於讓費神醫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到傍晚時分,調查結果終於反饋到了跟沒頭蒼蠅似的在城門樓轉著圈的太醫院院判王院判的手裏。派去的人回報,在京城各個醫館和藥鋪基本上都發現了與給禦林軍診病時發現的相似病案。
其中相當的醫館和藥鋪的病人出現了已經病死的情況。並且醫館和藥鋪的郎中大多反映,種病很難醫治。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能夠有效治療的方子。
同時在禦林軍中進行的調查的結果也迅疾的反饋到了他的手裏,禦林軍的情況比京城裏的醫館更不樂觀,幾乎每個旗都發現了類似的病人。有些病人是已經病死了,有些是剛發病,但是因為抗洪防汛的任務緊急,這一次並沒有到城門樓上來就診。
王院判立刻將他搜集到的情況跟費神醫了之後,馬上擬定了一份奏折,緊急上報給皇上。明京城可能出現的新的瘟疫,以及這可怕瘟疫很可能會造成的可怕後果。
——————
司馬光這次患了暑溫,差點死了。兩個赫赫有名的好友前來探望,他們就是前宰相文彥博和富弼。
這兩位可都是北宋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經官居宰相。隻是因為跟王安石變法意見不一,最終被迫退居洛陽,與司馬光一起,以富弼做為主導,組織了同樣在洛陽的退休後的高官,總共十三人,成立了一個洛陽耆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