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 中秋宮中宴(1 / 2)

新詩得酒因,因酒得詩新。縷金歌眉舉,舉眉歌金縷。人妒月圓頻,頻圓月妒人。

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是今年十五的月亮卻分外的圓。

中秋禦宴,席開四十八桌,數得著的皇親國戚,凡在京的,皆有幸奉召出席。宴席設在倚雲殿外麵的寬敞之處,正對傾碧湖。夜空明月高懸,照在湖上一片白光,湖中月,水中影,周圍是花繁似錦,暗香浮動。

最接近禦座的席位自然是各位嬪妃們的,其次便是各位皇子。永王府的席位在禦座左邊,位置僅次於瑞王。對麵是誠王府和溫王府的席位,其次便是各位郡王的。其他皇親們也按身份安了席。

每府三桌,按身份而坐,王爺王妃和三個孩子坐一桌,側妃庶妃坐一桌,庶妾們坐一桌。方媃依舊挨著任氏坐,看看桌上,一水的豆青釉荷葉式盤,清雅端莊而不失秀氣。盤裏盛著各色皇家精美菜肴,方媃認識的菜品有限,隻認得三鮮瑤柱,芙蓉大蝦,禦扇豆黃,鯉躍龍門,鴛鴦酥盒等幾樣菜。其它山珍海味樣式繁複,也無一不是色香俱全,令人垂涎。

雖是中秋佳節,皇家自己人相聚,但皇家本就恪守禮儀,宴席上人人端坐,皇上雖沒到,卻也不敢放開說笑,輕聲細語地交談,更不會東張西望、呼朋引伴。

任氏看了看身邊的方媃,讚歎了一聲,又道:“妹妹今日總算穿得鮮豔了些,平日也太素了。”

方媃看看身上,嫩鵝黃色繡如意紋寬袖長裳,錦白緞底繪粉荷花瓣八幅裙,鮮豔的有限,卻勝在清新,花色和顏色都應景應時,漂亮卻不顯眼。

她看看任氏,同樣也穿得漂亮而不紮眼。怪不得她們二人能交好,為人處事的方法都近似,自然和得來。

看看白清妍那一桌,除了元氏一如即往地妝扮穩重,其他人可謂是爭奇鬥豔,極盡奢華。不過她們畢竟不是沒見識的女人,打扮地再華貴,也終究不敢越過王妃去。

“可惜咱們離嬪妃們的席位遠了點,不然可以好好看看如今宮裏都興穿什麼戴什麼。我的那幾樣宮花的樣式都舊了。”葉氏道。

“我也想看看嬪妃們衣裙上的繡花樣子,隻聽說宮中繡娘巧奪天工,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平氏道。她隻對刺繡感興趣,偏天性高傲,平日除了應煊能偶爾得她一兩件親手繡的物件兒,其他人想讓她動手,比登天還難。

方媃也想看看嬪妃們的樣子,是不是都美如仙子。她還沒穿過來前,方小姐入宮應選,以她的容貌本不會落選,也幸虧被應煊看中,才躲過了入宮為妃。雖然進了王府也不自由,總比宮裏強些。

應煊與常氏坐在一起,方媃隔著中間的桌子看了看,他正在和芷蘭說話。

仿佛是感受了到她的目光,應煊抬頭看,兩人目光相對,他衝她微微頷首,臉上的笑容如月光般皎亮。

方媃也點頭示意,很快轉過頭去,眾目睽睽這下,她不想成為眾矢之地。

湖邊清涼之風吹來,她們的位置離湖邊很近,湖中的月亮隨湖波微微起伏,蕩漾不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方媃想起淩雲,邊關之月必定更明亮,月下的人是否更孤獨呢?

“皇上駕到!”司禮太監甩著拂塵,高聲唱道。

眾人跪下,待皇上升坐,眾人伏地,山呼萬歲。

皇上輕咳一聲,蒼老而略帶虛弱的聲音響起:“平身。今日都是自家人,正逢佳節,大家不必拘禮,孤與你們同樂。”

眾人謝恩,歸座。方媃很想抬頭張望一下皇上是什麼模樣,但禦前抬頭是冒犯,隻能用餘過掃過,皇上似乎氣色不大好,總是輕咳。

絲竹之樂奏起,正是一曲花好月圓。

位份較高的嬪妃,如賢妃等,都向皇上敬酒,皇子們攜妻子也上前敬酒,還有德高望重的皇親自然也不例外。皇上一一微笑著端酒,隻沾了沾杯子便就是喝過了。

唯有把孫子孫女們牽到皇上麵前時,皇上才真正有了舒心的笑容。

瑞王府家的孩子群最為龐大,這當然也得益於他不停的納新人。永王府家的人丁最不興旺,加上元氏肚子裏的那個也才四個。

方媃見瑞王妃笑的得意歡暢,也忍不住輕笑。任氏問她笑什麼,她輕聲道:“瑞王爺的孩子最多,那瑞王妃自己隻生了一個女兒,其餘孩子全是側室生的,可是此時在皇上麵前,她笑得比誰都驕傲得意,我想她心裏也不知是什麼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