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七】衝冠一怒在殿堂(1 / 2)

離東昌尚有五十多裏路的洛邑,此刻卻是比不上章州來的安靜、深沉。洛邑城外不遠處駐紮了大批將士,烈風吹動營帳發出的“呼呼”嘶吼聲,聽得人毛骨悚然。

主帥營帳內,剛剛送走了何子的蘇夜洵輕輕踱著步子,目光沉冷,深不可測。

站在一旁的冉嶸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王爺,我們接下來有何打算?”

蘇夜洵回身,淡淡一笑,道:“你可聽明白了涵王的意思?”

“末將……”冉嶸低頭,心中雖明,卻不知該怎麼說。

蘇夜洵不禁笑道:“嗬嗬……涵王的意思是,我們到達東昌之後,留下鎮守東昌,另派出一部分兵力助並州抗敵,至於收回登州之事,交由他來處理。換句話說,我們隻要守好後方,做好防守,前線有涵王。”

嗬!再說得不好聽點,就是讓蘇夜涵領兵上陣殺敵犯險,他自己做縮頭烏龜,躲在後方圖安逸。

他好不容易辛苦求來了前來北疆的機會,難道就要躲在後方浪費掉嗎?

看著蘇夜洵似笑非笑的沉冷神情,冉嶸心中有數,不由輕聲道:“王爺,想必涵王殿下是擔心王爺前往章州會有危險,所以才會想出兵分兩處之舉。”

蘇夜洵道:“本王豈會不知?七弟想來心善,對兄弟照顧有加。可也正因如此,本王又怎能放他一個人涉險?”

頓了頓,他看了看冉嶸,微微斂目道:“再說,難道冉將軍就甘願北疆這一行隻乖乖守在這個沒有危險沒有戰場的後方?以你這一身領兵上陣殺敵之能,若讓你眼睜睜看著前線敵我交戰,你卻隻能在這裏傻傻守著,你的心裏,當真能好過嗎?”

被蘇夜洵戳中心事,冉嶸不由彎起嘴角笑了笑。

“不敢有瞞王爺,末將自十五歲起便跟著家父南征北戰,早已經過慣了這種刀口上添血的生活,若讓末將隻能看敵而不能殺敵,對末將來說確實是一種折磨。但是……”冉嶸說著突然一停,神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隻要是對我天朝有利之事,末將受這點小折磨也無不可。”

“哈哈哈……”聞言,蘇夜洵不由得笑出聲來,一雙冷峻而深邃的眼眸緊盯著冉嶸,久久不言。

不得不承認,冉家對於天朝的忠心已經不是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之事了,從冉家祖先冉閔助天朝滅掉羯族至今,已然有三百多年。這三百多年來,冉家未曾有一人有過一絲反叛之心,且代代都出將才,戰功顯赫。若論功,冉家當屬第一,若論忠,朝中亦無人能出其右。

良久,蘇夜洵道:“冉將軍如此為國,大仁大義讓本王佩服。本王當真羨慕九弟,能得如此良將於麾下助他,想來九弟每戰必勝也是有原因的。”

冉嶸道:“王爺謬讚了,我冉家世代受天朝恩德,末將是天朝的將軍,所作所為皆為天朝,跟隨渙王身邊如此,跟隨洵王身邊如此,即便是末將一人,依舊如此。”

“好!”聞言,已經回到座上的蘇夜洵不由一拍桌案,一聲喝彩,“本王欣賞的就是將軍這種寵辱不驚的性情。”

他說著在嘴角挑出一抹清爽的笑意,“傳本王命令,今日全軍好生修整,明日一早從外道進發,我們去登州,裏應外合,助七弟一臂之力!”

冉嶸心中微微一驚,這是他早已料到的結果,“是。”

一向傲氣孑然的洵王殿下,怎麼可能甘願躲在人後做一隻縮頭烏龜?

蘇夜洵又道:“等等,另外挑出一百人,五十人留守洛邑,五十人一路往著東昌的方向尋去,務必找到十三王爺,並保其安穩,而後前往與我和七弟會合,不得有失!”

“末將遵命!”

經逆風坡一戰,阿史那琅軒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