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四】帝王一言當不悔(1 / 2)

蘇夜涵神色不變,依舊冷峻如冰。聰明如他,從方才玄音自稱“阿於那月”的那一刻開始,心裏便已經在琢磨她的真正身份,待聽得她說自己從大宣領了大宣王的命令前來,而那傳書又是以漢字所寫,他已經猜出個大概。

玄音跟隨他這麼多年,對漢字從最開始的生疏到後來對詩詞的熟稔,他全都一點一點看在眼裏。也難怪當初看到那封信他會覺得字跡有些熟悉,卻沒想到正是自己身邊親近之人。

“我的曾祖父是漢人,便也是當年守衛歌離穀的穀主。他是在外出打探外界消息,途徑大宣之時遇上了我的曾祖母,隻是曾祖父終究是要回到歌離穀去的,他走的時候並不知曾祖母已經懷有身孕。後來曾祖母在大宣國生下了母親,可是曾祖母卻心憂成疾,年紀輕輕便去了。她本是祖父的一位遠親表妹,是以她去世之後母親無人照顧,便被祖父接進宮中,後與我父王相識相戀,這才生下了我。十五年前的大宣之變想來你也都還記得,彼時父王病逝,哥哥尚且年幼,朝中亂臣叛變,他們領軍一路殺進都城,直到那時我才知道曾祖父的事情。哥哥派了一行暗衛保護我逃出王城,想要他們帶著我去歌離穀找曾祖父,卻沒想到半途中被亂臣之人截住……那個時候我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直到你帶人出現……”

她喉間狠狠哽了一下,淚滴無聲落下,雙眸卻緊緊盯著蘇夜涵的側臉,不曾轉移分毫。

蘇夜涵自然是記得,那一年大宣突然派人向天朝邊城守將求救,邊城守將不敢妄自做主,隻得快馬加鞭傳信回京詢問睿晟帝的意思。大宣承諾,若是天朝此次願出手相助,今後便向天朝稱臣,互結友邦,互通有無。當時冉嶸的父親冉老將軍尚且健在,睿晟帝便派了他帶兵前往相助,而蘇夜涵便悄悄跟隨他去了大宣。

那時冰賢妃剛火隕不久,睿晟帝對他寵溺有佳,聞得他要出門漲一番見識也未曾有阻止之意,便允了他去。隻是誰也沒想到,就在此行,他竟然陰差陽錯地救下了大宣唯一的公主,皓月公主。

當時他並不知玄音的真正身份,她亦未言明,隻道自己是投奔親人,半路上遭了賊人劫殺。她說她要去歌離穀,那裏有她的外公,可是之前她卻從未去過歌離穀,更從未見過她的外公,她隻有一枚小令作為信物。蘇夜涵見她獨身一人,恐她路上再遇上賊人,索性一路將她送到了歌離穀。

據傳百年前世存堯氏一族,族中之人天賦異稟,識獸意通鳥語,可與鳥獸相談相交,可使鳥獸為其辦事。由是因此,所有人都想得到堯氏一族的協助,無論是欲奪江山之人還是在位帝君,久而久之,在這場分爭執中堯氏一族無辜被殺慘死之人不計其數,所剩無幾。其後,堯氏一族幾位長者經商議之後決定,率領全族之人尋得一處人煙絕跡之處隱匿起來,再也不過問這塵世紛擾,避世而居。

這些本已是百十年前的傳說,而直到蘇夜涵帶著玄音進了歌離穀,他方知那個傳說中的堯氏一族是真的存在。山穀中飛鳥走獸不計其數,卻無一隻攻擊人類,相反,反倒與其中之人相處和睦,在玄音和蘇夜涵幾人出現之後,立刻露出高度的敵意和警覺。

“後來你隨冉將軍回京,我留在歌離穀,一直到大宣朝政安穩平靜下來,哥哥派人來將我接回。我並非正統堯氏族人,有些東西學起來並不容易。所以我回到大宣待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再次回到了歌離穀,並在那裏一待就是兩年,這兩年來我一邊學鳥獸之語一邊打聽你的下落和身份,最終還是讓我打聽到了,所以我便獨自離開歌離穀,隻身前來京都,來找你,後來成為玄座的弟子玄音……”

蘇夜涵眉峰一凜,沉聲問道:“而由始至終你都瞞著我你的真實身份,若非這一次大宣再次有難,你便準備一直瞞著我,是不是?”

玄音輕輕搖頭,苦笑,“瞞你……我何時何事瞞得了你?我隻是一直都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告訴你,而這一次大宣國難,我自知後退無路,隻得硬著頭皮而上。”

如花美人,嬌弱無助,任何男人見了都會心軟。

然,蘇夜涵的神色卻出奇的漠然,眸色寂冷,如炬目光緊緊盯著玄音,半晌方從齒間丟出一句話:“若是我不願出手相助,你打算如何?”

玄音頓然怔住,呆呆地看著他,一雙碧海深眸中看不出他任何心思和想法,她看不透這個男人,向來都看不透。便是有十多年的交情擺在眼前,他這句話一出口,她仍然猜不透他所言是真是假。

“為……為何……”

“那為何,我一定要出手?”他不動聲色,玄音的神情似乎全然沒有進入他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