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三】身在曹營心在漢(1 / 2)

直到傍晚時分,天色漸暗,三人方才離開潤澤樓。

彼時酒酣微醺,倒也都還算清醒,三人中就屬蘇夜澤醉意最濃,可他卻執意不願讓人來接,紹元柏與蘇夜洵也是無奈,所幸紹元柏親自將其送回澤王府,蘇夜洵則沒有回洵王府,直奔著皇宮而去。

方才酒過三巡,言及逸軒,眾人紛紛沉默。對於逸軒,他的懂事與成熟讓所有長輩都為之欣慰,同時又心疼不已。這段時日一直忙著各種事宜,如今南北之事皆已有人打理,蘇夜洵正好閑來無事,兩壺酒下肚,相見逸軒的情緒便越發濃重,竟是沒能控製得住,趁著暮色便直接去了。

沒有了蘇夜涵和衣凰的皇宮顯得越發得冷清寂冷,到了傍晚尤甚。

遣退隨從,獨自一人走在通往崇文殿的路上,蘇夜洵心中一直翻騰不已,今日一早的事情一直在眼前不停回放,連安明的聲音就像一道魔蠱,不受控製地一遍遍鑽進他的腦子裏,在耳邊回響——“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洛王之子,驚才風逸,穎慧絕倫,能識大體,能擔大任,朕心甚喜,尤愛有加,今特封為建平王,位同同輩親王,望其能謹言慎行,多學多識,成為我朝棟梁之才。欽此——”

詔書一下,朝野內外皆驚。

建平王,王位與同輩親王相同,這其中意味幾何,蘇夜洵等人再明白不過。自古以來王子之子最多不過君王世子,而今,逸軒卻以世子之身直接晉升為建平王,換言之,今後他的地位便與蘇夜涵的孩子相同,甚至,與蘇夜洵之間的差距也僅僅在於輩分。

依連安明所言這份詔書是在蘇夜涵離京前所留,特意交代連安明,要在他離京三天之後再行公布,詔書乃是蘇夜涵親筆所寫,印有國璽,自然是假不了,眼下眾人不明白的是蘇夜涵的用意。

古往今來,又何曾有過帝王尚未延有子嗣,便封王爺之子為親王的?

腳步一步比一步沉,蘇夜洵眸色沉冷,心中似有所思。

“四叔?”

童稚之聲從前方傳來,蘇夜洵頓然腳步一頓,抬頭望去,不知何時,崇文殿已經近在眼前。

驀地,蘇夜洵心下一動,鎖眉緊盯“崇文殿”三字仔細看了片刻,眼底濃霧不由得更深一層。

先是將逸軒安置崇文殿,後又在自己離京親往疆場之時封逸軒為建平王……細細想來,這些年不管他們兄弟之間有何間隙隔閡,蘇夜涵與衣凰待逸軒卻是實實在在從來沒有半點不好,這兩年更是越發明顯,給他最好的照顧,安排最好的教書老師與習武師傅,知逸軒喜歡醫術,更是安排杜遠親自教授他醫學知識……

這一點一滴看似平淡無奇,然在有心人眼中,卻是另一番深意——“四叔怎的站在這裏發呆?”

逸軒著了一身錦墨色袍子,暮色昏暗,蘇夜洵一眼望去,暗暗吃了一驚,他似乎見到了幼時的蘇夜涵,那時,他也是這般清和淡然,沉默少言,衣著素來是兄弟幾人中最素的,除了常見的月白與梅白,便是這暗色的錦墨色。

隻是,很快的,蘇夜洵便又收整了情緒,淡淡一笑,走上前道:“今日與你十三叔暢飲得歡,便又想起你來,想起多時不曾來看你,所以今日特地過來看看你最近過得可好。”

聞言,逸軒不由彎起嘴角笑開,連連點頭道:“軒兒甚好。”

他玉帶束發,錦袍收腰,左手握有一柄長劍,一眼看去甚是神清氣爽,幹脆利落。蘇夜洵放佛在他身上看到了蘇夜洛的影子,不由悄悄收緊拳頭。

“這麼晚才回,是去了校場?”

“嗯。”隻聽逸軒繼續道:“今日天氣不錯,姑父說是個習武的好天,這練著練著就不禁忘了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