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一下子征召了十二萬之多。軍械庫中的火槍一下子發放完畢。他的兵力總人數,一下子擴大到十八萬的規模。相比之下。對麵的趙軍顯得安靜了許多。
與記者一樣。趙軍隻有默默的看著份。麵對秦軍的炮火。他們隻能為自己的小命捏一把汗。一炮過去就爆炸開來。那些草靶一打一大片。而且對麵還有密集的步兵陣型。裝備的都是火槍。而他們則屬於二流部隊。火槍都看不到麵。隻有那些精銳才有。
炮火在轟擊半個時辰之後。開始漸漸的平息下來。步兵方陣開始傳出大量的呼叫聲。那是軍官正在下達命令。而後在軍官的號令之下。緩緩的往前壓。
秦軍開始知道了預備隊的好處。派出去的,隻有兩個步兵團。大約六千人。左右兩翼也開始一動。也是兩個步兵團。一萬兩千多人的步兵隊形開始壓過來。
為了鼓舞士氣,後麵還有管弦樂隊演奏。炮火依然沒有停息。他們的射擊比較稀疏,但依然射擊。
步兵隊伍開始慢慢的壓過去。當隊伍進入一半行程的時候。樊於期大手一揮。示意一個騎兵團發起正麵衝擊。在緊張富有節奏的號聲當中。騎兵隊伍迅速的集結。然後列成三排隊形開始發起進攻。
他們三個龐大陣型的空隙從穿到正規軍的正麵。然後列成一條黑線。漸漸的開始加速。他們拿著的不是火槍。而是已經淘汰掉的長矛。他們是長矛騎兵。正麵突破敵人防線的利器。
騎兵猶如一條黑線迅速的接近敵人的陣地。之前,火炮停止射擊。這是密切協同所要求的。騎兵快速的撕破敵人的正麵防線。騎兵手中的長矛是一次性武器,衝殺完畢之後。就扔掉了。然後抽出自己的佩刀。四處的砍殺。隨後跟進的步兵開始零星射擊。然後用刺刀。戰爭基本上到這裏結束,看起來顯得非常的沒意思。因為他們的對手經不起這樣的打擊。
記者們者像看表演一樣大呼精彩。他們認為,麵對這樣配合緊密。武器犀利的軍陣。秦國的對手。隻有被打敗的份。由於沒有照相機。記者們隻能想盡一切腦子中的詞彙來形容演習的壯觀場麵。特別是火炮。給他們的震撼非常的大。
隆隆的炮聲,呼嘯而過的炮彈。就如上天對我們的敵人的懲罰。他們用天雷狠狠的敲打他們。我們不可侵犯。不可挑釁。不可侮辱。-----《鹹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