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曲譜,有樂器,沒有人吹是不行的。尚文在報紙上刊登招聘信息,招收了大量的樂器演奏手。尚文則這些人中還第一次見識了古老的琵琶。隨和和尚文製作出來的在某些地方相似,但差別還是能夠一眼看出來的。
這些音樂人能力高低有限,尚文以淘汰的方式留下了六十二人,這六十二人在曲譜的幫助下開始熟練自己的調子,尚文還選取一人做指揮。合奏需要指揮才能完成。
在一些人的演奏下,尚文能夠隱隱約約的感覺出那種歡快的調子來。或許是第一個人的表率作用,也或許是這本曲子那種歡快的節奏,讓越來越多的人演奏起來,音樂人也能覺察出這首調子的歡快節奏,人們越演越挺不住,越演越接近合奏的感覺,在指揮的作用下竟然能夠隱隱約約的感覺到那種《畫好月圓》的歡快感。
尚文想到了錄製。於是尚文找來了大量的錄製設備開始錄製,雖然隻有樹脂做成圓盤的唱片,但這種唱片使用最廣。如果不是曲譜單一,很多人家都會買來留聲機播放的。尚文要讓這個變成事實。
尚文的舉動都在嬴玉的打聽之下,秦王也知道。他們都不明白這個呆子怎麼一下子“玩物喪誌”了因為通常情況下他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研製大量的新奇玩意,但這次不同,已經過去十幾天了,他竟然忙前忙後,一點動靜都沒有。
六十二人的樂隊終於可以合奏成較為完整的《花好月圓》雖然有些小瑕疵,但這些足夠了。尚文的合奏團隊雖然比百人以上的合奏樂隊小很多,但卻五髒齊全,可以完成《花好月圓》的合奏。
激動人心的時候開始了。尚文示意演奏開始,然後開始錄製,演奏人員開始奏響這歡快的調子。這首曲子有隆重的節日氣氛。特別是這一月中。雖然天氣暖和了不少。但還有一絲絲的涼意,而曲子的歡快熱情,讓人們心中不由的洋溢著一種歡快的心情。尚文也覺得有一種過年的氣氛。
曲子很快合成了,不到五分鍾。但卻很成功。隨後,尚文讓樂隊排練《大夢敦煌》而尚文則開動馬力複製大量的唱片。同時在外麵。尚文支起留聲機開始播放剛剛錄製好的《花好月圓》。
歡快的調子讓很多行人不知不覺的停下來欣賞,人們能夠感受到曲子的歡快感。而且,那種民間自發的喜悅心情能夠走進人們的心裏,讓人們感覺這就是他們的心聲,節日的喜悅,新人婚禮的喜悅,那種喜悅讓圍觀欣賞的人臉上露出一種幸福的滿足感。
記者聞訊而來,但那種嘈雜沒有隨之而來,而是安靜,出奇的安靜,人們甚至覺得呼吸都能打擾這來自民間美妙的音樂。人們的安靜就是一種認可,他們不需要付出什麼來支持,隻需要欣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