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橫掃騎兵(2 / 2)

“看來我們有些麻煩了。命令機槍排把機槍布置在那邊的高地上。其餘的兩排則以此為中心向兩邊展開。行動!”李左車率領他的傘兵連隊率先翻過天山。他放棄了隨大部隊進行勝利大進軍的想法。他實在是不想看到自己的部下參與這樣的戰爭行為當中。軍人的榮譽感讓他主動提出了向北進攻作戰的想法。在他的主動要求之下。盟軍批準了他的想法。並且抽掉其他傘兵單位進入天山北麓。

山地作戰最重要的就是物資補給。不過驢子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傘兵山地部隊配備了半數的驢子用來運輸裝備補給物資。其中機槍子彈占了一半。士兵的行軍背囊中裝了一倍半的彈藥。

傘兵迅速的展開他們的戰術隊形。相比秦軍的站立射擊。趙軍主動改變戰術形態。站姿改為臥姿。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被對方的弓失殺傷。而步槍改為後拉旋轉式槍機之後。傘兵配備了最先進的武器。但這一款沒有彈倉。這是導致機槍處於中心位置的重要因素。

李左車的運氣不好。還是有意讓他建立這樣的奇攻。一支規模超過五千多騎兵的烏孫人正在返回途中。他們正在和月氏人交戰。烏孫人已經成功的將月氏人驅逐。他們現在要返回部落。然後集體西遷占據優良牧場。

李左車剛剛越過天山就碰到這樣一支部隊。他的手下建議讓他放過這些西域人。但李左車認為不可以。而且也不想答應。

他的觀察到。烏孫人有些疲憊。旗幟歪斜不齊。騎兵隊形也很散亂。顯然這是一支疲憊之師。而且還有一個有利的地方。那就是突然性。烏孫人根本就沒有想到在這裏會遇到打擊。

李左車的信心建立在機槍火力之上。不僅殺傷力大。重要的是射擊距離。無煙火藥加大了這個攻擊距離。而對烏孫人來講。這個距離遙不可及。

“砰”一發槍彈射出。點三五口徑的步槍彈在三百步外打進對方一名頭領的腦袋上。腦袋當場打出了腦漿。頭領猶如抽了魂魄一般倒地。趙軍上演了他們絕佳的射擊本領。

隨著一聲槍響。五挺機槍開始發出怒吼。所有士兵從容不迫的瞄準射擊。上彈。三百步這是一個絕對安全的區域。西域人沒有任何一件武器達到這樣的射程。

烏孫人被突然起來的打擊打亂陣腳。大批的人不知道什麼情況就被打死。很多人倒地被自己人的馬匹踐踏。騎兵馬匹受驚造成更大規模的混亂踐踏。

傘兵們可以隨意瞄準射擊。機槍則形成一股彈雨密集射殺對方騎兵。戰場一時間變成了單方麵的屠殺。雙方的作戰距離保持在三百步左右。傘兵手中的武器可以輕鬆的擊中四百步開外的騎兵目標。而騎兵沒有一種有效武器改變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