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台播出節目是首先把聲音通過話筒轉換成音頻電信號,經放大後被高頻信號(載波)調製,這時高波信號的某一參量隨著音頻信號作相應的變化,使我們要傳送的音頻信號包含在高頻載波信號之內,高頻信號再經放大,然後高頻電流流過天線時,形成無線電波向外發射,無線電波傳播速度為3×10的8次方米每秒,這種無線電波被收音機天線接收,然後經過放大、解調,還原為音頻電信號,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紙盆相應的振動,就可以還原聲音,即是聲電轉換傳送——電聲轉換的過程。
廣播電台的播出原理已經知道,那麼接下來就是大規模的普及這種接受裝置,現在秦國需要一種較為簡單的接受裝置來普及這種電台。
不過秦國很快就有了一種廉價的收音機,這就是礦石收音機。礦石收音機是指用天線、地線以及基本調諧回路和礦石做檢波器而組成的沒有放大電路的無源收音機,他是最簡單的無線電接收裝置,礦石收音機最早是秦國用來做檢波器。不過他現在有了最大的用處,那就是接受無線廣播。
不過這種礦石收音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隻能供一人收聽,而且接受性能也比較差。
尚文推出的產品是直流電收音機和交流電收音機。電子管收音機是采用兩組直流電源供電,一組作燈絲電源,一組作陽極電源,而且耗電較大,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需要更換電池,因此收音機的使用成本較高,使用交流電源的收音機要比直流電電子管收音機便宜。,但是由於電子管體積大、功耗大、發熱厲害、壽命短、電源利用效率低、結構脆弱而且需要高壓電源的缺點。
晶體管收音機則需要發明晶體管才能廣泛的普及,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估計還有一定的難度。
不管是礦石收音機,還是直流電電子管收音機和交流電電子管收音機,以及未來的晶體管收音機。秦國終於在無線電中開始了新的信息傳播。而且秦國媒體開始從報紙走向無線。一種新的媒體在秦國誕生了。
“給位女士,先生們下午好。歡迎收聽文陽電台,我是播音員小白,今天是激動也很高興,因為我們國家又有了新的新聞工具,這是從字麵到聲音的巨大轉變。”雖然這不是秦國第一個在無線電中的聲音,但卻是秦國第一個無線電廣播聲音。
礦石收音機在普通人家中大規模普及,這種隻需要三個半兩的收銀便宜耐用,但聽不清。有錢人家則購買交流電收音機收聽節目。不管是富人,還是中產階層。秦國第一次將聲音傳播在無線電波中。
不過,無線電隻能覆蓋在鹹陽一地,尚未能覆蓋秦國所有的地方。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大功率電台的問題。無線電廣播的出現很快就引起了軍方的注意,他們認為這種不用電線的收發裝置輕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