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秦國報紙給了齊國工匠另外的一種思路,那就是火箭彈,這種一次性密集發射的麵狀武器讓齊國工匠欣喜若狂。他們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另外一種殺傷性武器。
但實驗結果結果卻有些差強人意,齊國工匠大膽的選用紙筒作為火箭的彈體,前方做成一個圓錐形後方則是一個平方口,火藥壓實在圓形紙筒內,然後點燃發射,值得一提的是,火箭的噴口工匠們並沒有注意到。他們也沒有見過秦國火箭彈的實體。因此並不知道秦國火箭彈中使用了一個漸縮漸闊噴管技術,這種技術的應用才使得秦國的火箭彈達到了較遠的射程,但齊國人並不知道。
就在齊國人正在開始較為原始的火箭彈研製計劃的時候,秦國人有了重大的進展。和齊國人一樣,秦國人也使用火藥作為推進裝置,但火藥作為固體燃料化學反應實在是難以控製,這對火箭技術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既然固體燃料反應過於激烈,那麼能不能尋找另外一種能夠控製其燃燒反應的燃料。
答案是肯定的。白戈,秦國第一個提出液體火箭技術的科學研究者。他對火箭有著極為狂熱的著迷,同時他也是一位天文愛好者,他的想法有些天馬行空。與征服那些陸地相比,他更願意征服浩瀚的的宇宙,因為天文望遠鏡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火星,木星等天體的存在。
但如何才能讓人類登上這些天體,這才是他關心的問題。火藥火箭的缺點很明顯。特別是掌握了燃燒室技術之後的秦國,對這種落後的火箭技術已經非常不滿足。
猶如化學反應通常在液體中進行一樣,他想到了使用液體作為火箭推進。
燃燒需要燃料,氧氣,秦國的液氧技術隻存在於實驗室,醫院,以及大型鋼鐵化學企業。但隻要一些就足夠其展開研究進展。秦國的火箭彈研究係統費用會支撐到實驗成功。
剩下的就是燃料。秦國的汽車正在一步步的普及,汽油的價格也非常的便宜,這絕對是比火藥還要便宜的火箭燃料。
實驗開始了。白戈精心製作了一個火箭發動機,使用各種金屬管和金屬噴口,兩個裝滿汽油和液氧的罐子裸露在外麵。他使用一個大型鐵架作為支撐。
由於采用液體作為推進劑,可以使用電子打火方式進行火箭點燃。
“三,二,一。點火。”白戈興奮的按下電子打火裝置。
燃料很快在電子打火器點燃下噴射點燃。然後遠程控製閥門大小。火箭噴射出“呼呼”的聲響。測試的力度表顯示瞬間產生了上千石的推力。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