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楊端和點頭道。
這次談話以一個備忘錄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是秦軍高層最早記錄進行裝甲機動作戰的記錄。而且隨後的一係列改革措施也以此展開。這些都是秦國未來革新新戰法的重要依據。
隨後王翦上表秦王,任命楊端和為長安軍校校長。以便為秦國未來革新戰法提供必需的軍官儲備。同時王翦還建議,在藍天,北方的固陽,以及西域等地設立相應的軍事分院校。這些院校有炮兵院校,裝甲戰車院校以及陸軍航空隊院校等等一係列專業院校。這些專業院校都是為秦國將來的戰法革新儲備大量軍事人才。
秦王看到看過之後便很快同意了王翦的看法。並且著重批示要以裝甲機動作戰進行研究。
就這樣,秦國開始建立早期的裝甲機動作戰。而此舉也正好符合尚文的意思。因為,王翦也充分的考慮到財政壓力方麵的情況。尚文直接把政府開支清單送到王翦,和尉繚那裏,明確的告知倆位軍事主官。財政能夠支撐就這些了。你們自己看著辦。尚文這裏也有難處。軍費不能無限製的擴張。雖然戰爭消費的拉動是明顯的。但絕對不能這樣毫無目的的拉動。每年都進行耗資巨大的戰爭。對秦國來說是極度損耗國力的。
於是,王翦和尉繚重新合計了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采取小規模實驗的辦法進行實驗。這樣既能及時的革新戰法。同時又能不對整體經濟產生很大的損傷。
於是秦國軍方便取消了大量的軍事訂單。然後進行壓縮式的進行革新。此舉得到了尚文的好評。但卻得到了秦國軍工廠的一致反對。
沒有需求,就沒有帶動性的繁榮。秦國的軍工業就是如此,秦國大量的軍事訂單養活了這些軍工企業,相比而言,秦國的軍事訂單遠遠大於六國的總訂單數量。秦國不僅大量的製造輕武器,步槍數量生產超過累計超過一千兩百多萬支,這幾乎是戰國時期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把火槍,槍械存在。但大部分數量卻集中在秦國方麵。
除了大量的槍械,還有火炮,炮彈,子彈生產。此外還有迅速崛起的飛機製造業,秦國生產了所有的飛機,飛艇。而且這些軍品消費隻有一家,那就是秦軍。因為,秦國不允許這樣厲害的武器大規模的輸出到六國去。
現在,軍費大規模削減已經明朗化,因為軍方已經做出了調整。那麼也就是說軍工企業將失去大量的軍方訂單。這就意味著他們的生存環境惡化。
秦國的軍工企業建立之初就是專門為秦軍設立的。現在秦軍的需求一下子降低。此舉無疑就是要把秦國的軍工企業逼出秦國,轉而向六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