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方四國正在商量如何幫助燕國擊退齊軍的時候。南方的楚國也沒有閑著,秦國的特使終於把秦國的書信傳到了楚國壽陽,這一路十分的難走。秦國特使從火車換乘汽車,汽車難以在楚國的土路上行走,很快就換成馬車,馬車顛簸的十分厲害,盡管秦國馬車設計的時候十分重視避震效果,但這依然無法抵禦楚國的土路難走。特別是下雨的地方。這個把秦國特使都快變成泥人了。
後來,還是楚國當地的兩輪馬車,牛車解決了問題。兩輪車以其極高的適應性把秦國特使送到了楚國。書信是送個楚國的整個貴族實權階層的,這個階層掌握著大量的私兵,以及各種地方權力,同時還掌握著楚國目前最賺錢的商業活動。
王權雖然沒有被架空,但凝聚力總體來說是不強的。這也是楚國被秦國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楚國雖大,但凝聚力不強也是沒有用的。秦國雖然一開始總體沒有楚國版圖大,人口不如楚國,兵員數量相當,但秦國的凝聚力卻很強。這也是秦國能夠強盛的重要原因之一。秦國有強大的凝聚力,特別是秦國目前發展勢頭強勁。
書信的內容就是希望楚國能夠整頓一下長江水盜問題。同時也希望楚國能夠加強港口建設,需要指出的是,因為道路情況,秦國提出租界的方案還沒有傳到,傳達到的僅僅是港口建設問題。這個問題極為膚淺。而且內容明顯帶有傾向秦國一方的特點。
“秦國這是要搶我們的生意。”一名楚國貴族說道。
“秦國加強港口設施,我們的船之前能夠靠岸,他們的不能,如果他們的船能夠靠岸的話,相比而言,楚國兩艘船才能抵得上秦國的一艘船,這明顯是我們楚國吃虧,這樣的要求絕對不能答應。”說話的那名楚國貴族分析道。
“的確是這樣,秦國的商船隊暫時不能靠岸,我們的木船卻可以,但是,兩國商船一比就能比出結果來。”
“秦國的商船載重量是我們的兩倍,同時,速度比我們快,這樣一來,我們從秦國運來的貨物還沒有銷售,秦國的貨物已經展開了。我們的優勢是什麼,就是能夠靠岸,裝卸速度快,但和秦國商船比速度,我們絕對不行,如今碼頭設施一修,我們就跟不容易賺錢了。秦國人這是要斷我們的財路。”一名情緒激動的貴族大聲的說道。
“對,秦國船隻來往我們楚國的長江,繳納的稅費也應該提高。這樣才能讓我們本地的生意更加好做。”一名矮個子楚國貴族大聲的提議道。
“對,就這樣,提高關稅。”其他貴族同意道。這項提議得到了很多貴族的讚同,這恐怕是最早提出關稅貿易戰的想法了。而秦國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造成這樣一種情況。
楚國的貴族們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損,而秦國最早發出的書信恰恰沒有考慮這一點,後來的書信意識到這一點才及時的補充發送。尚文也明白,如果各國都學會了貿易關稅戰的話,那麼貿易戰可就無休無止了。這是尚文一開始不願意看到的,同時極力避免的,沒有想到的是,尚文小心避免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楚國貴族上層們的想法實在是太超前了。這大大出乎尚文的意料,其實,這僅僅是楚國上層貴族們的想法。至於具體的,他們還需要進行權衡,比如,秦國的態度,以及他們惹惱秦國之後,秦國會采取什麼樣的措施,雙方現在還不到撕破臉皮的時候。而且現在的局麵也很好。貴族們還能賺到錢,秦國人還沒有因為賺不到錢和楚國人談判。
不過這僅僅是楚國貴族的想法,而底下的楚國人不怎麼想,特別是那些沒有任何依靠的商人,他們對此極為不關心,因為,賺錢的行當都被這些貴族給壟斷了。而目前尚未壟斷的就是奴隸貿易,而且他們從奴隸貿易中嚐到甜頭,開始快速的擴張他們的生意,秦國人也搞不懂,這些楚國人是從那裏搞來這麼多奴隸,而且價格方麵也優惠很多。
不過,楚國商人們想到了另外一條可以快速賺錢的法子,那就是在回程的時候,貨運秦國的各種工業品,這些工業品沿著長江一路買個沿途給地也是能夠賺到大錢的。長江貿易黃金線正在慢慢的拉開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