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劇大人也明白,我此行的目的。”張良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這個自然明白,為燕國的戰事而來。”劇辛也明白。

“既然大家都明白,那我就直說了吧,我認為,燕國缺的不是武器,而是大量的後勤補給物資,兵員,武器,這些我想秦國和趙國都可以解決掉。但後勤補給物資,我想,這點,劇大人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張良自信的說道。

張良的自信來自於韓國的諜報戰,特別是電子信息收集方麵突出的表現,韓國是最早破譯秦國使用的電碼的,而且就連秦國最新的電碼都知道。這點恐怕秦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密碼已經被韓國人破解了。

韓國的電子信息收集在電報傳播到韓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那個時候,密碼本都是通用的,秦國但是並沒有考慮到密碼本的安全性,因為,密碼掌握在秦國人手中。但後來,韓國人學會了如何發報,收報,一些韓國人專門到秦國學習這項技術,因為這份工作薪酬豐厚,電報員在那個時代絕對是最輕鬆的活了。隨後,韓國開始出現一定數量的電報員,這些電報員不僅能夠收發韓國的電報,也能收發秦國的電報,而那個時候,秦國的電報並沒有加密,後來,秦國意識到這樣做的不妥當之後,才開始從新加密的,但加密是一種數學遊戲,秦國僅僅使用加減法作為加密手段。這種加密手段如果經過短時間的推敲是可以發現的,因為一些常用字詞會重複出現,比如,“之,你,我”等等一些字詞是經常出現的,這樣一來就有了一定的規律性,韓國人不缺乏數學家,雖然秦國在數學理論方麵超過了韓國,特別是微積分方麵,秦國這方麵是獨創的,但韓國人在數學應用領域要比秦國更加廣泛,比如建築工程方麵,秦國不及韓國人。

韓國就是通過電報偵察得知了秦國和趙國之間秘密交談的內容,同時,也掌握了雙方沒有涉及到的領域。這個領域就是後勤補給問題。

“韓國有大量的工廠生產被服,食品,這些東西,燕國人目前最需要,我們可以通過鐵路運輸,然後轉運公路,直接送到你們手中。韓國和趙國之間有一條斷斷續續的鐵路正在修建當中。這條鐵路的開通將大大韓國工業成品的外流,目前,韓國輕工業品外流的主要方向為兩個,一個是南方,一個是東方,如果北方開通之後的話,那麼韓國的經濟會一片大好的。

因為,訂單會越來越多的到達韓國,特別是戰爭的刺激,戰爭需求是無法衡量的,誰也不知道戰爭會打到什麼程度,而且現在戰爭變得對後勤越來越看重,這點也是韓國經濟迅速崛起的重要一個轉折點。韓國需要這樣一大批戰爭訂單來刺激本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