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我們一個營。我們乘坐火車來的。”少校解釋道。隨即少校開始詳細的訴說他的行軍路線。
原來,趙軍大部隊已經達到趙國和燕國的邊界。但是,兩國邊界地區道路狀況非常的差,差到了隻有那些騎兵都必須下馬行走。最糟糕的是後期呢補給物資,士兵行動很快,但是後勤補給物資卻很慢,這一下子就造成了趙軍無法快速前進的原因。而且兩國邊界地區沒有任何的公路,鐵路交通,這些更加加劇了趙軍行動遲緩。這一點尚文是明白的,因為這個,他已經反複催促趙國了。但是趙國依然行動遲緩。
而這名少校的做法,讓尚文感到驚訝,由於少校率領的是一支傘兵部隊,傘兵部隊本來就是輕步兵。他們的作戰風格就是輕步兵作戰風格。他們是需要空降作戰才能完成自己的價值,這樣注定他們對物資的需求並不像那些步兵部隊一樣。需要重機槍,需要火炮。需要各種物資補給。也正是因為他們是輕步兵。少校命令他的部隊攜帶一定數量的個人物資。然後步行行軍一百裏。到達有公路的地方。這個地方從地圖上看。是在趙軍的北方。因為那裏靠近秦國的新州,隻有那裏才有公路,因為燕國和秦國的經濟關係。兩國邊界發展速度遠遠要高於趙國和燕國的邊界地區。而少校的想法正是這樣。
他們選擇了一條令人費解,但是卻又合乎情理的路線。他們向北步行一百裏。這個距離對這些經過精心挑選的傘兵來說並沒有什麼,但經過一百裏還是出現了問題,那就是一些新兵逐漸的掉隊了。少校的處理辦法是留下行軍標誌,便對其不管不問了。如果這些傘兵無法歸隊的話,少校自己也不需要了。沒有人需要已經淘汰的士兵,特別是精銳部隊,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傘兵部隊前進到達燕國的公路之後。然後借助商人商隊的幫助,他們迅速的到達附近的火車站,然後乘坐火車到達燕都,前一段趙軍雖然浪費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後一段卻極大的加快了速度,如果僅僅是從邊界到燕都,這段距離足夠讓人受的了。所以,少校的想法是正確的,而且是非常合理的。對於這一點,尚文是非常欣賞的。
趙軍一個營的到來,讓燕都本來就虛無縹緲的防禦添加了一定的助力。但是要抵抗龐大的齊軍部隊,依然缺乏一定的力量。畢竟一個營的兵力投入對於一支野戰部隊來說不算什麼,特別是雙發都拉開架勢打仗。
同樣,處於防禦狀態就不一樣了。雖然這個時候有坦克這樣的武器出現,但這種武器並沒有大規模的普及。相反,因為機槍,速射武器,比如衝鋒槍和手槍武器的出現,加上一大堆防禦武器的出現。鐵絲網以及各種地雷武器的出現,讓防禦一方更加有利,可以說,現在的步兵作戰是利於防禦一方,而不是進攻一方。所以這才出現上萬人圍攻秦軍不克的現象。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秦軍這方麵依然不容樂觀。因為,到達的軍隊數量遠遠不夠。作戰不僅僅是空中作戰。空中火力支援幫助十分有限,而起到決定性的依然是地麵戰爭。地麵戰爭勝利才是最後的勝利。
不過就在燕都發生一些改變的時候。秦軍的前線也在發生一些改變。
“噠噠噠。”“嘎子嘎子。”馬蹄,牛車轉動的聲音出來,一支齊軍輜重部隊正在道路上艱難的前進。負責守衛的齊軍士兵懶散的坐在牛車,馬車上睡覺。而那些征發而來的民夫卻非常辛苦的趕著馬車,牛車前進。
“有多少輛。”這個時候,一名秦軍遊擊軍團的士兵問道。
“大概有一百多輛。人不多。都是一些民夫,一開火,他們就四散逃跑了。”那名士兵說道。
“恩。”一旁一個軍官模樣的人點頭。軍銜被其很好的偽裝起來。長期對遊牧作戰,讓他們知道隱藏自己軍銜的好處,因為,遊牧部落也會放冷箭射殺秦軍。偷襲並不是秦軍的專利。遊牧部落也會。
“那我們現在動手嗎?”這個時候那名士兵問道。
“恩,我看看。”說著軍官拿起望遠鏡看了看。
“我覺得可以,雖然我們人少,但是敵人抵抗意誌不強,而且我們是騎兵,可以一打。”這個軍官拿著望遠鏡說道。
“準備吧。”軍官這個時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