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意識就來自外界壓力下形成的一種民族形態。尚文是這樣想的。盡管他對民族主義不感冒。但目前隻能這樣做了。
“這就需要我們在外交上進行一係列的調整。”這個時候馮去疾說道。
“對。”尚文點頭說道。
“我們需要聯合韓國,趙國,燕國,以及更多的盟國參與進來。我們可以在經濟上搞一個經濟一體化,在軍事上,形成一個軍事同盟。在政治上,我們可以形成一個巨大的政治峰會。”尚文說道。
“政治峰會。”秦王問道。
“對,政治峰會。我們需要坐下來商量一些事情。這樣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我們不能一味的打壓。那樣的話,秦國在中原的名聲就不會太很好。”尚文說道。
“鳥。六國本來就怕秦國。”這個時候一名將領罵道。
尚文對此隻能笑了笑。
“即便如此,秦國也必須注重以下自己的威望。秦國要建立自己的軍事聯盟。秦國需要和這些國家的軍隊交流。建立秦國的威信。”尚文說道。
“這行的通嗎?”秦王問道。
“應該可以。”尚文說道。
“我們可以試一試。而且,我們現在無力成大如此龐大的軍事費用。我們需要盟友。來共同完成秦國的統一使命。我們要和這些國家交流。讓他們明白,我們秦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我們要相互影響。”尚文說道。
“其實,秦國也需要建立自己的一種文化傳統。我們用這種文化傳統,來啟迪,影響我們的盟友,讓他們最後認可,歸順我們。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大規模的流血衝突,也為我們的統一奠定堅實的基礎。”尚文說道。
“這樣一來,我們的這個軍事同盟將會很大。”王翦說道。
“對。很大。”尚文說道。
“這個同盟相互影響。可以消除我們內部之間的戰爭。這樣,一來。我們可以避免更大的戰爭,要知道,在和我們聯盟的國家當中。趙國的血性程度不亞於秦軍。如果我們使用武力,而且以目前這種火器作戰的話,那麼,我們的損失將更大。即便是,我們占據絕對的兵器優勢,我們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占領後的趙國,也會有很多很多的政治問題。”尚文說道。
“那麼,韓國問題怎麼解決。”這個時候馮去疾問道。
“韓國的問題,我們需要單獨對待。在韓國問題上,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太壓製對手。我們可以順順他們。”尚文說道。
“韓國對待陳地有領土要求。我們可以順著他們。不過,我們絕對不會讓這個地區單獨的讓給他們占領。我們要讓那個地方,成為一個州,一個自由權限比較大州,州可以選擇性的效忠國家,也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國家,這樣,韓國實力不會有太多的增加,還會因為州的問題,進行大量的政治,經濟投入。這樣對韓國不利。
“恩。這些方法很新意。”這個時候秦王說道。
“寡人認為,這些方法隻能試一試,但成為國策,還需要一定的難度。”秦王總結性的說道。
尚文聽到這樣的回答,點頭表示理解。
“秦國目前的變動很大。也難以繼續進行擴張,也難以繼續進行統一。”秦王說道。
“就先按照丞相的辦法試一試。”秦王說道。
而其武將大臣拱手,表示遵命。秦王對尚文還是很倚重的。而尚文則也明白,自己的策略多少有很大的風險。因為,實行起來。尚文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勝算。
尚文心裏想了很久,他想利用殖民戰爭。來加強各個國家相互之間的聯係,建立一個龐大的軍事同盟關係。是將六國的武裝力量用在外事上,而不是內訌上。尚文很明白,但各國明白嗎?這個就不得而知了。總之,尚文這個時期的戰略規劃,缺乏很大的戰略意識,而且非常的模糊不清。這讓未來的曆史進入了一段迷茫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