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稅收僅僅來自一小部分人。而這樣龐大的國家,如此密集的人口,竟然隻依靠小部分人來繳納稅款進行維持,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秦國銀行在調查了楚國的情況之後,這樣感歎到。
而楚國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這個國家非常的鬆散,鬆散到了。聚集力量非常的緩慢,這就是楚國為什麼會被秦國打敗,而在秦國統一之後,楚國力量在滅秦當中又那麼的迅速。這或許就是重要的原因。
楚國國家很大。力量看起來很大,但是,用於戰爭的部分,卻很少,而支撐這個國家運轉的,僅僅是依靠一部分人,因為這個國家有龐大的貴族體係,這些貴族錯跟複雜,相互交錯在一塊。新貴族和舊貴族勾結,而雙方勾結之後,又會有新的目標,他們主要榨取楚國的國家力量,他們能夠從楚國得到相當大的封地,而這些封地內的賦稅,除了一部分交給國家之外,其餘的全部都是自己的,也就是說,楚國相當於是由很多的獨立的小國聯合而成,他們表麵上是一個國家,而實際上,在賦稅問題上,他們相當的獨立。因為大部分賦稅進入了這些貴族自己的口袋當中,而那些繳納賦稅的群體則除了繳納國家的之外,還要繳納貴族的,這就形成了雙重,重複征稅,這更加導致了楚國人積貧積弱的狀況發生。楚國人對國家沒有多少感情,原因是他們征稅征的太狠了。
這一點,在戰鬥力上就能表現出來,楚國人作戰勇猛,但是,國家課稅太厲害,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對國家有任何的希望。
這就是楚國戰力不強的原因,現在,楚國要征收賦稅,特別是這些賦稅要很大程度上,盡快的償還秦國的債務。秦國人認為,再對那些弱小的征稅群體進行征稅,顯然已經非常的不合理了。因為那些人很有可能引發動蕩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會進一步和摧毀楚國的經濟實體,於是,秦國人在經過一番研究之後,決定把征稅的目標改為最富有,最有資產的楚國貴族。
楚國貴族擁有大量的土地,以及各種各樣的礦產資源,他們手中擁有大量的財富,這些財富來源於他們封地的收入。
不僅僅是這些,他們在以往的國家稅收當中,他們是不用交稅的,僅此一項,就會讓他們剩下大筆的開支。而且,貴族享有各種各樣的特權。這樣的權利,自然而然的讓他們富有,而民眾卻因此變得越來越貧窮。
在麵對這樣的一個楚國,秦國人製定了一個征稅方案,首先就是對那些最富有的貴族進行征稅,並且按照最嚴厲的賦稅標準來征收。
秦國人決定采用累積征稅的方式,並且要求對方如此的申報自己的財產。根據財產的多少,規定一些檔位,超越某一個檔位之後,再根據下一個檔位進行征稅。這樣一來,財產越多的貴族就會繳納更多的賦稅,這幾乎是在榨空對方的財富。
這是貴族,對於商人,特別是那些依靠商船航行的商船。秦國銀行認為,應該對他們盡可能的寬鬆,五個點的賦稅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這樣可以極大的刺激他們航行,不過在這之前,他們要對過往的商船進行登記,注冊,這不僅僅方便繳納賦稅,更重要的是。也利於管理。特別是防範海盜船隻的過往,秦國人發現,楚國的船隻大部分都沒有名字,這樣一來,在繳納賦稅方麵很容易出現重複征稅。登記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而且,方便楚國商船上的管理,畢竟這是楚國水軍管理的權限之內的事情。
商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而那些農人,或者是手工者,他們的能力也相對的比較薄弱。重複性的征稅重稅,嚴重的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
對此,秦國人認為,應該保護他們,讓他們先恢複過來,隻有這樣,才能拓展更大的征稅空間,對此,秦國人製定的稅案當中,將這部人納入了不用繳納賦稅的範圍當中,這樣一來,他們的負擔就輕鬆了很多。以便讓他們更加快速的恢複過來,然後增加他們的購買力,這對秦國商品開拓市場有很大的好處。
這個稅案對大部分民眾有好處,而對貴族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原本不用交稅的他們,現在要繳納相當沉重的賦稅,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他們要交稅了。之前從來可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