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軍火貿易的背後(2 / 2)

“難道我們不是商人嗎?”王翦問道。

“秦國的軍工廠開工生產和秦國的軍事行動有密切的關係。這一點不是有關聯嗎?”王翦給自己倒杯水說到。

“軍費,軍工廠,軍隊打仗,軍隊需要武器,我們就生產,各地鬧動亂,我們就出售武器給他們。我們也沒有少賺錢,特備是最近一段時間。秦國的其他商品賣不動,偏偏秦國的火槍出口量卻大增。”王翦笑著說到。

“有的時候,我還真想去琢磨一下這其中的道理,可惜。這不是我們想的事情。”王翦說到。王翦,楊端和等人手中有不同規模的軍工企業,這些軍工企業的主要生產來源不是生產多少鋼鐵,多少建築材料,也不是多少有用的合成金屬,而是大量的軍火。這些軍火銷往各地大發戰爭財。

秦國其他商品因為各地消費水平的限製無法繼續開拓市場的時候,軍火貿易成為秦國最火的生意,各地都在大規模的擴充軍備,提高軍備的水平。這樣一來,軍火需求大大增加,秦國軍工企業也是開足馬力生產。

而軍工企業背後就是王翦,楊端和等人的收益者。此外還有更多的秦國軍官,以及各種股票投機者,他們認為秦國保持高技術武器裝備能夠形成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就會迫使各國不得不從秦國進口大量的武器裝備來平衡。他們稱這種販賣給對方軍火的行為為愛國行為。

因為這樣可以拖垮各國。這種武備競賽可以大大的消耗各國的財政收入。政府的財政支出被無限製的消耗的武器裝備上,而這樣的武器裝備卻隻是擺設,實際上並不開戰,而這隻是軍火商人們的心思。

但是對於這種單調的軍火出口,其他企業家,貿易商都給出的反對,因為這種生意被軍方單獨的壟斷,因為大量的財政收入,以及不限製的征稅,讓各國都加入武備競賽當中來,那麼其他商人,企業的利益就會受到嚴重的損失。

因為國家安全的關係,武器必須購買,因為國家安全的關係,其他事情都可以放棄,征稅的目的就是購買武器裝備。保證國家安全,這種死循環不僅僅對各國不利,對秦國也不利,秦國其他人的利益都受損。秦國的提供稅收保證的企業無法銷售出產品。產品大量擠壓對秦國來說,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

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秦國的經濟形勢處於一種不利的狀態。但是這種情況很難在第一時間扭轉,因為經濟有很大的經濟慣性,因為這種經濟慣性的存在,秦國很長一段時間都要保持這樣一種態勢。

“將軍,目前趙國的情況很不好。秦國人提供一個建議,讓我們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公子嘉說到。對於公子嘉的突然到訪。李牧有些意外。

“秦國人的建議?”李牧問道。

“對,當前趙國已經不適合大規模的用兵平定暴動。趙人因為賦稅的關係已經進入水深火熱當中,我想,請將軍出麵來挽救趙國於水火當中。”公子嘉說到。

李牧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意思。但他希望公子嘉能夠把話說完。

“秦國希望我們趙國能夠重新選舉一位新的丞相來主持當前的不利局麵。改善貴族和民眾的對立形勢,讓趙國重新進入穩定的大局當中。”公子嘉說到。

李牧並沒有說什麼。隻是仔細的想著這個問題。對於公子嘉這個提議。李牧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他出任丞相未必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趙國的攤子太亂。而且貴族不肯退步,就是因為貴族不可能退步導致了趙國目前這個局麵。民間征稅已經進入最糟糕的階段。這個時候出任丞相。李牧自己都沒有半點把握。最重要的是,平衡貴族的利益才是關鍵。然後減少征稅的比例,最後逐漸的安定局勢。

“將軍不用擔心,秦國人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公子嘉安慰的說到。

“秦國可以用金融手段來解決趙國貴族目前的困境,但需要的是,隻是有人出麵調停解決便可。”公子嘉輕鬆的說到。看到公子嘉輕鬆的麵孔,李牧認為這件事情一點都不輕鬆。

要知道這些貴族可都是寸土不讓的主,他們對於秦國的凶悍無可奈何,但對於趙民,他們可是沒有半點的顧忌。對於這一點。李牧清楚的很,這個時候出任丞相,解決不對的話,恐怕對自己非常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