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2殖民地市場(2 / 2)

早早得知尚文情況的韓淑也秘密的抵達火車站,在一位侍從的引領下。尚文見到了韓淑。當然身旁還有嬴玉和那個小跟班石頭。

“最近過的還好嗎?”韓淑見麵之後第一句就問道。仿佛多年不見的老友一樣問候。

“恩。不算糟糕,也算不上太好。”尚文說到。

“恩。看起來,你瘦了很多。”韓淑笑著說到。

“恩。吃的不太好。”尚文老實的說到。

“我想來這裏韓國新鄭四處的走動。可以嗎?”尚文問道。

“當然。非常歡迎。”韓淑說到。

“想去哪裏?我們隨時可以出發。”韓淑做出非常歡迎的姿態。

“恩。想去你們的工廠看看。”尚文說到。

“好吧。上車。”韓淑歡迎到。

“恩。”尚文和嬴玉一塊上車。石頭搭乘另外一輛車。

“我來的路上看到的情況都不太好。”尚文打開話題說到。

“不是一路上的情況都不太好。而是,所有的情況都不太好。”韓淑說到。

“怎麼說?“尚文問道。

“工廠開工不足。很多企業生產能力有很大的空間,但是,需求。我們的貨物賣的很少。隻有大致幾個方向上有。其餘的地方。真的不是太多。”韓淑說到。

“工廠普遍開工不足。需求減少。”尚文說到。

“我一路上看到的情況也是這樣。魏國征收的賦稅很多。魏國人根本買不起我們的產品。我們的產品主要針對的是平民。而魏國人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來購買,不過魏國王室會采購一些奢侈的東西。這些東西足夠讓一些企業維持下去。但時間可能不會太長。”韓淑介紹到。

“不僅僅是一個魏國,還有趙國,楚國。燕國的情況估計還比較樂觀點。但也好不了那去。”韓淑說道。

“經過長期的戰亂。這些國家都需要大量的錢財重新建設,但賦稅依然很高。政府需要這樣的錢財來提高財政收入,但這樣更容易激化矛盾。高額的賦稅讓各國的平民都沒有足夠多的錢財來購買我們的產品。他們更傾向於把有限的錢財購買一些緊要的生活必需品。”韓淑介紹到。

“需求減弱,供給加大。這情況對企業生產極為的不利。韓國是這樣一個情況。那麼秦國是什麼樣的情況。”尚文搖頭表示不樂觀的說到。

“韓國都是一些輕工業品。這些產品可有可無。秦國人卻製造了大量的軍火產品。從火槍,子彈,到火炮,各種武器都生產。軍工企業加大馬力生產還不能滿足需求。”韓淑說到。

“軍工企業給秦國提供了很大的財政收入。秦國自然而然的願意提供更多的軍火生產。”尚文不樂觀的說到。

“問題是,很多東西生產的太多了。東西太多,就會造成過剩的物資存在,如何消化掉這些過剩的物資。這才是關鍵。”尚文說到。

“我想知道你們韓國是怎麼做的?”尚文問道。

“我們的應對辦法就是暫時用銀行借貸的錢款來維持企業的運轉。要知道,如果企業一旦大規模的停工。韓國就會有很多人陷入無工作的狀態。他們沒有錢財購買吃的,用的,穿的。這種情況非常的不妙。”韓淑說到。

“難道你們沒有想過開拓市場嗎?”尚文問道。

“開拓市場。”韓淑問道。

“對。”開拓市場。必須有一個很大的市場。把這些東西消化掉才行。”尚文思考一番之後說到。

“你們製造的衣服,鞋子,還有其他什麼東西,秦國不僅僅生產軍工品。秦國不應該巴不得世界打大戰這樣的心態不正確。這不利於秦國樹立很好的形象。”尚文說到。

“問題是市場,市場在哪?”韓淑問道。

“恩。這是一個問題。”尚文開口說到。

“能夠有需求的地方很少。就目前來看。趙國不行,燕國也不行,秦國的市場也有限度,容不下這麼大的需求。”尚文說到。

“我一度思考過一個問題。”尚文說到。

“什麼問題?”韓淑看著尚文問道。

“我們的東西賣到什麼地方是合適的。”尚文說到。

“我有一點想明白了。應該賣到殖民地。大量的殖民地。”尚文說到。

“殖民地有廣闊的市場潛力。那裏的需求,比內地需求很大。”尚文肯定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