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借出去和走出去(2 / 2)

這就是一種的優勢,絕對的優勢。如果韓國想要發展的話,就必須有充足的資本,但韓國的積累遠遠沒有秦國那樣深厚。到這裏,張良才意識到這點。

但當前,韓國必須同秦國人借款。隻有這樣,韓國才能像秦國人那樣進行原始資本積累,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張良自己都不知道。最重要的是,各國都有財政難題,而尚文說這話的意思就是,秦國現在可能要把手中的錢財借給各國。如此一來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麵,秦國手中有雄厚的資金,想借給誰,就借給誰,因為資金隻有一家,而需求資金的地方卻是多家,這就形成了寡頭對多頭。供需就極為的緊張。緊張的後果就是競爭的激烈。這才是秦國最大收益的地方。

“這個。”張良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但他心裏 很清楚,這樣的局麵已經形成了。韓國在借錢這件事情上,並不占據優勢。而秦國則占據絕對的主動權。

為了得到借款,就必須把有限的資源作為抵押給秦國,在這點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張良想到這裏,內心是非常痛苦的,在雄厚的實力麵前,連抵擋的勇氣都沒有了。

“借款的事情還需要和銀行進行談判。但是我想,韓國並一定要通過借款的方式,也可以通過金融的方式,金融的出現是必然的,沒有必要在因為一次問題就非常的肯定了金融的壞處。”尚文笑著說到。

“恩。”張良點點頭。

“丞相。”尚文笑著說到。看到張良興趣不高。尚文叫了一聲張良。

“哦。”張良聽到尚文叫自己。感覺自己失禮了。

“丞相,張良失禮了。”張良行禮說到。

“不。我想丞相應該接受一下我的看法。韓國不僅僅是借錢,還有引進資本,在南方。王室不是有合資進行造船的經曆嗎?”尚文說到。

“是。”張良點頭,他知道這件事情。

“韓國可以通過貸款,引進外資,而引進外資有很多的辦法,這樣一來,辦法就多的很,比如,當前韓國的一些企業,他們手中有大量的股份,他們可以拿著這些股份進行擴張資本規模啊。”尚文提議到。

“而拿著股份賣出去,隻要他們牢牢的控製自己的股票份額就可以了。這樣,秦國的資本就可以進入,通過購買股份的辦法。韓國可以得到大量的資金。而秦國的資本可以繼續運轉。這樣一來。韓國的資金問題,就通過金融給解決了。丞相沒有必要如此失望啊。”尚文說到。張良突然不說話,尚文還以為,張良是擔心韓國在秦國這裏借不到錢,所以,感覺有些失望,所以尚文才這樣說的。

不夠,尚文希望的事情是,秦國的資本能夠走出去。而不是囤積在秦國形成一個巨大的禍患。如果資金不流動的話,就會造成嚴重的貨幣貶值,雖然經濟會一度繁榮,但隨後就是滯漲狀態,那樣的話,找不見合適的缺口,依然會出很大的問題,這就是尚文要引導的地方。

所以,尚文希望,秦國的資本是走出去,而不是借出去,借出去的話,秦國的資本風險就會增加,借的越多,自己的資本就越大,而資本走出去,不僅僅是增加了資本的風險,還有就是,通過資本輸出的方式,秦國可以再次把資本吸收回來,這樣資本就流轉起來,這對秦國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所以,尚文不鼓勵借錢,而是鼓勵資本輸出,讓大量的資本到各國運轉,這樣可能,會加緊各國之間的聯係,如此一來,各國的聯係一緊密,就會形成很強烈的聯係。這種聯係,會在無形當中,促成秦國的統一。這,才是尚文最想看到的情況。

“哦。這樣啊。”聽到尚文的建議,張良也覺得這也是一種辦法,這種辦法雖然聽起來有些風險,但總比得不到錢才好多了。

“如此,我要盡快的拍發電報和王上商議一下。”張良對尚文說的。

“如此,最好。”尚文笑著說到。隨機張良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