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自由市場,自由競爭(2 / 3)

魏國北方政府地區,韓國和魏國的臨時鐵路旁。

因為冬天施工有凍土的存在,修建鐵路存在很大的隱患,鐵路需要重新修整一遍,不過魏國從來不缺乏勞動力,大量的勞動力完全滿足這樣的需求。火車的到來運來的大量的商品,物資,設備。秦國人的工廠,韓國人的工廠紛紛通過鐵路運輸到達這裏。大大小小的工廠,倉庫正在建設當中,天氣已經變暖。工程項目已經進入了正規當中。

“子彈廠我們希望盡快的進入生產當中來。”李明對陳餘說到。對於子彈廠的事情陳餘十分的關心。

“這個我們明白。我們會盡最大可能的滿足你們的需要的。”陳餘對李明說道。

“這些事情,你們是可以放心的。”陳餘接著對李明說道。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子彈的生產安全性要保證,我們秦國方麵不希望生產的過程外泄。另外一點就是子彈屬於武器,很容易發生爆炸,這樣的事情我希望你們能夠重視起來,安全,我們希望安全。不希望發生任何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事情。”陳餘說到。

“恩。這點我們會做到的。”陳餘說到。

“恩。我們需要檢測這些問題,畢竟出現事故的話,這是我們不希望我們看到的情況。”李明嚴肅的說到。

“不過,有一件事情,我想跟李經理商量一下。”陳餘這個時候看著李明說到。

“哦。什麼事情?還請陳長官言明。”李明對陳餘說到。

“恩。事情是這樣的,我們目前魏國也需要大量的子彈,我們可以直接從你這裏購買,但是,我想,我們還是和秦國合作,建立一個子彈廠比較好。”陳餘對李明說到。

“這個。很好。不過我們需要看看這個子彈廠的生產效果如何。”李明對陳餘說到。

“投資的事情好說,我們可以商量一些。”陳餘說到。

“恩。這件事情我可以考慮一下,具體的情況,我們可以隨後再談。”李明推諉到。當前李氏兵工廠無法建設第二個子彈廠,因為他們的資金已經消耗盡了。如果這個時候再開第二個的話,資金就會缺乏很多,麵臨資金缺口的李氏兵工廠將很難研究新的武器,在未來的競爭當中。李氏兵工廠將處於極為不利的情況當中。

陳餘沒有想到,秦國人竟然會拒絕自己。建立自己的子彈廠有很大的好處,子彈的消耗成本會減少,後勤補給對韓國,秦國的依賴就會降低很多。

秦國鹹陽,文陽總部內。

“董事長,李氏兵工廠在韓國設立了火槍零部件的工廠。在魏國設立了一個子彈廠,這樣一來的話,燧發槍以及子彈的生產規模將很大。這對我們在西域的火槍銷售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競爭。”文陽兵工廠負責燧發槍的市場主管報告到。

“恩。沒有想到,李氏兵工廠的動作要比我們還要快。”嬴玉看看著報告說到。

“當前,楚國需要火槍的數量已經明顯減少了很多。目前銷售最大的市場是西域,火槍的需求十分的大,這時候如果增加供求的話,李氏兵工廠將會得到更多的優勢。”主管接著說到。

“你說,當前西域需要多少火槍?”嬴玉想了想問道。

“恩。我想很多,目前還不清楚。但是我認為,未來的市場應該很大。”主管估計到。

“就目前文陽兵工廠三條燧發槍生產線,我想已經滿足西域的市場了。火槍的生產需求會飽和的。”未來也就是生產零部件。”嬴玉說到。

“我們就把零部件的生產線放到趙國去,趙國也有人,實在是不行,我看也可以放到燕國去,燕國那邊也亂,聽說,朝鮮和燕軍打的異常火熱。”嬴玉說到。

“當前燕國的經濟凋敝。這是一個機會。零部件的生產可以放在趙國。李氏兵工廠可以走韓國魏國路線,我們可以走趙國,燕國路線。這樣可以。”嬴玉想了想決定到。如果文陽兵工廠和李氏兵工廠一塊競爭的話,就會造成相互競爭,這樣的競爭帶來的是惡性的。雙方都需要一個市場。但是市場隻有一個。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嬴玉決定主動的退步。把市場放在了朝鮮方麵。也就是東北方向上,而趙國未來就有大量的冶鐵,這樣的話就有生產本本上的優勢,不僅僅是這樣,文陽兵工廠就能接近於未來另外一個預期的市場。

“除了這些之外,我看火炮的生產也應該放在趙國。”這時候嬴玉說到。

“這,這個。”主管聽到這裏感到十分的驚訝,他沒有想到,董事長竟然會把兵工廠放在趙國,特別是火炮的生產放在趙國。

“趙國有大量的煤炭,金屬冶煉有很大的優勢。我們如果一味的控製的話,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反而逼著趙國人去研究,但是我們提供技術生產的話,我想這點就可以解決了。”嬴玉說到。

“我們的火炮不是發明了一項包裹技術嗎?而且在膛線上也有很大的成果。不升級技術是無法賺錢的。火炮和火槍比起來,火炮是大買賣。”嬴玉說到。

“是這樣的。火炮需要的工本耗時和火槍比起來,要小很多。”主管說到。

“李氏兵工廠怎麼來,不喲啊管他們了。按照我們自己的意圖來就可以了。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精力,注意力,集中到韓國,魏國的事情上來,將來我們主要的方向是趙國,燕國方向。”嬴玉對主管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