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或許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一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畢竟,很多時候,政府是可以在這些項目上賺錢的。”尚文說到。
“此外,政府賺錢的項目有很多。我想想將軍肯定不會局限於此的。”尚文說到。
“嗯。我明白了。”李牧點點頭。李牧一下子把眼界放開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未必一定要放在財稅上的,也可以放在其他方麵上,比如,可以出賣手中的土地,礦產,以及參與到具體事業的項目當中去。這些地方,都是可以有政府投資項目的。李牧忽然想到了一點。魏國北方政府就是依靠這點來發展,他們利用鐵路的交通便利,把大量附近的土地拿出來出售,這些土地的價格一下子迅速的上漲,他們不管這些土地用於什麼樣的目的,但是他們卻可以迅速的獲利,這樣一來,財政收入就可以不通過財稅來完成。既然如此,趙國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完成,這對趙國有很大的好處,比如,殖民地,這樣的機會就有很大的利用之地。
“此外,就是趙國能夠給予投資項目更多的好處,這樣的項目,我們希望越多越好。畢竟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尚文說到。
“這樣的好處是什麼?”李牧問道。
“比如稅收,或者是其他方麵的支持。法律上的支持也是可以的。”尚文說到。
“這點。我就有些模糊了。”李牧不清楚尚文在法律上的支持是什麼?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但是隨著事情的發展,我認為可以做到這點的。”尚文說到。
“嗯。”李牧點點頭。他認為尚文說的很對,當前的確需要進一步的發展才能看清具體的事情,否則的話,僅僅憑借一些猜測就進行事物的推行,這多少會給趙國帶來很大的災難。
“這些事情我明白,我會研究一些,我希望能夠和丞相多商量一些,畢竟這樣的事情,會對我們非常的有利。”李牧說到。
“嗯。此外,我認為,趙國應該也把一些注意力轉移到國外,比如,殖民地,以及其他方向上,比如燕國。”尚文這時候想到了燕國問題,在他看來,燕國和趙國有很深的矛盾,或者這時候可以很大的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恐怕我們做不了主。”李牧搖頭說到。對於燕國問題。李牧也很清楚,趙國夾在秦國和燕國之間,如果秦國持續不斷的和燕國交好的話,就會形成趙國兩線作戰,而曆史的確如此。但是在外交問題上。李牧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國內的輿論不是他能夠掌握的。因此在這點上,他很難獲得很大的支持。
“這點,我有些無能為力,趙國人很執著,特別是在一些固有的看法上。”李牧對尚文說到。
“我認為,這點事對趙國人的偏見。我認為趙國可以在具體的利益上嚐試一下,沒有人願意在利益問題上做出更大的損失。”尚文建議到。
“嗯”。李牧點點頭。不過有一點李牧引起了注意,他不知道尚文想要幹什麼,特別是在燕國問題上。處於對這個問題的敏感,李牧決定問一問尚文。
“隻是不知道丞相如何看待燕國問題?”李牧問道。
“我認為,燕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朝鮮問題,然後才能進一步的發展遼東一以北地區,那裏有廣袤尚未開發的地區,我認為,趙國也可以在那邊考慮一下殖民地。”尚文說到。
“是嗎?”李牧沒有想到。尚文會讓趙國考慮遼北的殖民地的問題。
“是的,但是燕國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他的朝鮮問題。這兩個問題很難解決,比較棘手,我希望秦國和趙國能夠共同解決這個問題。”尚文說到。
在燕國問題上,尚文希望能夠有一個幫手國家來一塊開發燕國,燕國對於秦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市場,而且朝鮮問題也是一個耗費資金的項目,因為弄不好的話,戰爭會繼續打下去。畢竟誰也不知道高句麗人是怎麼想的。因此秦國需要一個盟友一塊來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尚文想到了趙國,畢竟,趙國和燕國距離很近。雙方有很大的地緣關係。
“這件事情,我們趙國需要仔細的考慮一下。”李牧對於這個問題很陌生。特別是他們從來沒有認真的考慮過燕國方向上來發展,在他們看來燕國僅僅是一個防禦方向,而非主要的發展方向。因此在燕國問題上,趙國有些倉促。不過,這也引起了李牧的注意。畢竟,尚文不會平白無故提這樣的問題,趙國的確需要考慮一下,用國外的事情轉移一下國內的矛盾,進而發展趙國自己的事情。
隨後兩個人結束了談話,不過,提起燕國問題。是很偶然的事情,畢竟尚文也是在趙國提起問題的時候。偶然提出這樣的方案的。這樣一來,有讓尚文想到了另外一個方案三。就是,秦國是否可以聯合韓國,在魏國和齊國開發的問題上,有自己的具體的看法那。畢竟,韓國一直在積極的推行對外擴張的政策,秦國是否可以利用這點,擴大影響力。這一點尚文認為可行,這樣做的話,可以為秦國帶來大量的投資項目機會。這樣的話,又可以更多的項目。
尚文這時候不得不為自己的想法感到高興,他決定早點回去把這個想法告訴蒙毅。
“怎麼會這樣?”韓淑很惱火的拿著一份電報問道國防部長。
“兩路進攻。一路陸路進攻,這點他們好不容易進入,兵力本來就不多。現在好了。另外一路,竟然從海路進攻,沒有多少商船來支持,戰船都沒有。這樣的話,是不是讓我們的人隻從陸地進攻,而且隻有一個加強團的兵力,三千人,三千人進攻對方一萬五千人的兵力,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韓淑揮舞手中的電報大聲的問道。韓淑也是今天才知道前線發生了什麼事情,從海路進攻的海軍陸戰隊沒有充足的船隻,戰船一艘沒有。海路進攻的主要目的不是發起突然進攻,而是能夠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為了保證有充足的後勤物資能夠順利的到達占領琅琊。韓國選擇了從陸地運送物資囤積在濱海區,然後從濱海區通過海路運輸到達即墨城。這樣的話,就能完成韓國海軍陸戰隊的後勤運輸任務,有了這樣的後勤運輸,就能極大的保證韓國能夠打贏這場戰爭,但是現在看來。這樣的計劃恐怕無法實現,原因就是因為韓國缺乏足夠的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