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5就叫青城吧!(2 / 2)

“嗯。長官,我個人認為,對於技術問題,我們應該適應當前的需要,當前各地都在積極的建造船隻,船隻要求建造的速度飛快。我們需要一種堅固,快速,流水作業一樣能夠生產出來的船隻,楚國人需要,韓國人也需要,能夠快速的建造出來。”一名年輕人舉手說到。

“嗯,不錯,這個提議非常的不錯,加快研究,我們需要提供這樣的船隻給他們,這樣的話,海軍就有經費了。至於人員培訓,我們也可以這樣,海軍有大量這樣的人員,我們可以教授他們使用各種各樣的航海儀器,不過這方麵經驗,特別是經驗方麵,我認為我們秦國海軍可能不如韓國海軍,他們的經驗更加的豐富,因此我建議,和韓國海軍通力合作。解決這個問題。”王數決定到。

“嗯。”很多人記錄著,海軍部最重要的部門是技術部門,這是一個能夠帶來大量技術儲備的部門,一開始最想關注的就是這個部門。

尚文的辦公室內。

“兩個部門都運轉正常嗎?”尚文問到尉繚。

“可以,他們都在正常的運轉,很多事情我分擔了不少,最起碼陸軍,海軍的事務減少了許多,非常的不錯。”尉繚說到。

“嗯。不過有一件事情需要我們注意,就是海軍部提出了建設海軍基地的想法,他們計劃在北方建立一個海軍基地,那裏有很大的困難。而且建設起來時間耗費的很長,我擔心的就是這一點。”尚文對尉繚說到。

“嗯,那份報告我看了。困難很大,不過一旦建設成功的話,我們海軍就有了自己的出海口,不過這樣的代價很大。我們需要擴張整個北方才能得到出海口。”尉繚對尚文說到。

“對,這需要陸軍配合,但問題是,兩個軍種根本得不到這樣的配合,我擔心的問題就是這樣。我在想,用什麼樣的辦法能夠用極快的速度擴張下去。但。沒有。”尚文搖頭說到。

“丞相,我認為在這件事情,我們不能太著急,不過當前,我認為就有一個機會,比如,樹木,韓國在膠州,也就是新即墨建立大量的造船廠,大量的民間資金已經進入其中他們都在建設當中,但是他們缺乏木材,可以說,那裏本身似乎不太可能建造成大量的木材,木材需求量很大。燕國人正在想辦法,但是冬季冰封的特別的厲害,隻能靠鐵路運輸來完成。”尉繚對尚文說到。

“你的意思說,這可能是一個機會?”尚文問道。

“對。我的意思就是這樣,木材是一個很好的擴張機會,畢竟,木材很廉價,需求量很大,造船數量可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些木材從何而來,北方,北方有大量的木材可以滿足我們這樣的需求。”尉繚對尚文說到。

“看來,我們的焦點可能會重新關注到北方來。”尚文說到。

“是的,不過我們的技術部門可能會製造出更多的事情來,目前的情況,我們還不知道,但是結果就是這樣。”尉繚說到。他的潛意識就是,秦國的海軍部很有發展前途。他們製造出了很多秦國海軍本來沒有的東西。

“嗯。新技術到真正的推廣還有一段時間,我認為木材的需求會讓我們瞄準北方的這種需求。就這樣,擴大我們的這種需求。就這樣。”尚文點頭說到。北方還有一些鐵路可以做到這一點,而燕國卻沒有,一場戰爭讓燕國損失了這樣的機會。

北方的西伯利亞有很多的一片原始森林,在匈奴人和秦國人眼中他們是無用的,而且冬季漫長而寒冷,沒有人願意在那樣的地方待下去,而且砍伐樹木需要花費的代價太大,因為寒冷極易消耗體力,交通不便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樣一來開發難度就很大,但是,建造船隻的這種需求卻很大,而且這種需求來自韓國的造船業,一個新興的產業。

“新即墨,我感覺還是一個齊國人的名字,我們的城市不應該叫這樣的名字。”韓淑在自己的辦公室內對張良說到。

“這個。”張良不解的看著韓淑。

“我看,就叫青城吧。”韓淑想了想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