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丞相說的話的意思,能否更加明確的告訴我們明確的信息?”一名企業家站起來問道尚文。他似乎不明白尚文的意思。
“嗯,我可以解釋一下,第一,我們的勞動力成本上漲的非常的快,主要是我們的教育程度很高,那種較低技術水平的工作,已經不太適合秦國關中的情況。”尚文說到。
“第二,就是原材料價格,在更遠的地方,原材料的價格非常的便宜,比如,以銅價計算,在關中地區的 銅價價格可能會超過三金每石。但是,如果在西域的話,這個價格會非常的廉價,不到一金半,同時還有各種各樣的原材料的價格更加的廉價,比如。煤炭,錳礦,鋅礦等等。這些價格遠遠低於關中地區。最後一條就是,秦國的發展是不均衡的。關中地區的發展非常的快,而西域,北方地區非常的緩慢,有的地區,依然處於較為落後的狀態,這種發展對秦國不利,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把企業遷移出去,遷移到那些有地理優勢,市場優勢,以及運輸優勢的地區,勞動力的問題可以很快的解決掉這些問題。”尚文說到。
“丞相說的非常的有道理。”企業家們說到。
“當然了。這也需要銀行,投資公司,以及各種金融的幫助,但在稅收方麵,秦國征稅的就是專門針對這種已經沒有優勢的企業征稅,如果他們能夠完成遷移,我想,在地方州政府上,他們還有很大的稅收優勢,我認為,這是最合適的一種遷移方式。”尚文說到。
很多企業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但是蒙毅卻緊縮眉頭,因為如果大量的企業遷移的話,秦國固然可以完成地方上的開發,但是稅收,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如何解決。尚文的征稅方案,看起來能夠解決一部分的問題,但實際上依然是減稅方案的一種。秦國依然沒有一種穩定的群體能夠為秦國提供充足的財政稅收。這讓蒙毅很為尚文的想法著急。
盡管尚文的解釋非常的容易理解,但是財政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秦國不能通過抵押債券的方式得到充足的資金,那麼,還有什麼樣的辦法能夠得到充足的資金?蒙毅不得而知,因為尚文就目前的征稅方案來看依然是鼓勵稅收方案的一種,隻不過使用的是懲罰性質。
楚國。彭城。
“海城的建設,還需要很多的事情來做,最起碼我們需要建設一條從彭城到海邊港口的一段鐵路,然後通過這段鐵路運送物資到達海邊港口,然後到達海城進一步的發展貿易。”陳平匆忙的趕回來對範增做報告。海城的報告,範增認為可行,並且同意建設。
但是陳平回來的時候,認為,楚國有條件,也有能力,進一步的發展港口城市,也就是說,沿著黃海直接向上,楚國可以建立一係列的港口城市,或者是沿著長江進一步的建立大城市點。這些城市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吸納楚國境內的資源,然後通過貿易的方式進一步的分配資源。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資金難題非常的困難,政府是無法拿出這樣多的資金,最難的是,貴族手中的資金也流動起來了。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範增困難的說到。
“而且,你說的股票市場解決的辦法,風險還存在,當前政府正在打仗途中,我們需要貿易,或者是更大的收益來解決手中的問題。”範增說到。
“總理,這點我們完全沒有問題,我們可以耐心的等待,五年不行,可以十年,十年不行,可以十五年,我們總之能夠解決問題,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需要流動起來,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展開貿易,獲得稅收,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的解決當前的財稅困境。”陳平說到。
“貴族已經散出去了。還有什麼樣的力量沒有動員?”範增問道。
“商人,商業稅收。鼓勵貿易的話,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稅收。”陳平說到。
“海城附近就有這樣多的商人,他們一直做的是海外生意,茶葉,絲綢,以及糖這樣的貿易都在做,我們有大片的土地,如果傾銷到孟拉國去的話,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陳平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