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8到達海邊的那一天(2 / 3)

“嗯。說到這裏,燕國人,韓國人,還有齊國人他們似乎有意要調整半島上的局勢,他們說,在半島的東邊,有倭人,那些倭人非常的矮小,裝備的武器也非常的落後。他們可以選擇征服那裏,並且源源不斷的提供勞動力,隻要戰爭結束,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高句麗人似乎也知道了這一點,他們想要停止戰爭,畢竟他們的財政也很難支持下去,這樣的戰爭對他們來說,消耗實在是太嚴重了。”蒙毅對尚文說到。

“如果考慮到這一點的話,我想,也的確需要解決這樣的矛盾和問題了。”尚文說到。

“勞動力的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大,這樣的話,戰爭繼續下去就變得極為的不明智了。”尚文說到。

“盡快的促成這件事情。”尚文決定到。

燕國北方。

“爹,這土地,太多了。已經有兩三百畝地了。就咱們這幾個人,這樣種,肯定種不過來。這得加人手。”一名年輕人不滿的放下手中的鋤頭說到。遼北平原極為的肥沃,很多燕國人來到遼北尋找一塊自己的土地,這裏因為沒有燕國政府,他們不用繳納比較沉重的賦稅,相反,這裏的土地肥沃,可以開墾出大量的土地來。把水排幹,沼澤地就會變成良田。荒草隻要一把火就可以了。那些草木灰成為最好的肥料。

“瞎說,你看你大哥就不說。就你心思不靜。這田地,你得好好的耕作,咱們種上豆子,就能有錢了。”一名中年人說到。他一邊說,一邊耕作,一點也不願意放下手中的鋤頭。

“爹,你看看,人家老燕家,人家就雇著好幾個人,人可多了。聽說,還有不花錢的人,人家可是從秦國買來的奴隸,要我看,咱們也應該買個奴隸,這樣多的田,咱們這一家子,就是全種上了。那也得花費不少的時間。等這時間一過,什麼都晚了。”年輕人不滿的說到。

“我看你,好好的幹好你手中的活吧。別瞎說,這奴隸,不花錢,和牲口一樣,不得吃飯啊,我看,你就是懶得要命,和你二哥學學。還有你大哥。”中年人還是一邊說,一邊耕作。

“老木頭。就是不聽,這遼北,要是都這樣種,可要種上一輩子了。這裏的土地,多的是,要讓咱們怎麼幹啊。還有就是,這裏的土地可是沒有主的地方,你看看人家老燕家,人家都超過一千多畝地了。而且還在擴張,人家有好幾個奴隸,咱們也可以買幾個來。反正,人家秦國農場就是這樣的,咱家這個也是農場,為什麼就不能這樣做。”年輕人不滿的說到。

“老燕家,老燕家,我看,你去他們家去吧。反正他閨女就在哪。你去啊。”中年人不滿的罵道。然後放下手中的鋤頭。年輕人看到自己的爹惱火了。也不願意說什麼,扔下鋤頭就跑了。

“老木頭。這樣大片的土地,你自己種吧。”年輕人說著就跑了。中年男人還在後麵大聲的喊道。

隨著遼北平原大片的土地開墾出來,人均土地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燕國人的平均土地擁有量,依靠過去那種耕作方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這樣的生產需求了。因為時間緊迫。他們隻能耕種一季。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人手。但是不斷過來的燕國人不斷的北上尋找新的土地。留下的人並不是很多,加上最近遼南州要開發的消息,一些燕國人選擇了去遼南,畢竟,遼北是最後的選擇。這裏的冬天極為的寒冷,沒有人願意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凍。他們更多的願意選擇南下,或許那裏還能溫暖一些。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按照固有的方式進行耕作,他們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買進奴隸,讓奴隸進行耕種。大規模的使用奴隸,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勞動力問題。不過這需要錢,也需要積累,但這裏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有了這樣的寶庫,自然很多人願意這樣做了。使用奴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這種趨勢還需要一種促成力量,那就是更多的勞動力進入這裏,發展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力量。

韓國,新鄭。

“看來勞動力問題很大啊。”韓淑看著高句麗方麵的報告。以及齊國人的報告。他們都希望盡快的解決這樣的事情,畢竟齊國人希望解決他們建設鐵路,公路的勞動力問題。而另外一方麵他們也在加劇土地問題解決的辦法。所以,對於奴隸需求也變得極為的龐大。高句麗和燕國人也表現的比較激烈,因為他們的礦產資源需要更多的奴隸來解決問題。

“嗯,我看,可以,隻要能夠有倭人,我覺得問題解決了也不是沒有錯,應該發電報,讓我們南方的勞動力船隻盡快的北上,解決他們這樣多的問題。”韓淑對張良說到。

“是,王上,不過,王上,我們的奴隸船,首先解決的是楚國人的奴隸問題。楚國在南海半島上發展非常的快,他們已經建立了好幾個殖民點,依托那裏的殖民點,已經建設處了相當多的糧食產地,他們的糧食已經極大的滿足了楚國人的需求,我想,接下來,奴隸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了北方了。”張良說到。

“嗯。讓他們這樣做吧。我們不用幹涉他們。”韓淑說到。隻要有錢賺,她是不會幹涉這些事情的。

楚國,吳越造船廠。隨著大量從青城來的技術人員的支持,造船廠內的造船速度明顯加快。第一波超過一百二十艘的大型船隻下水。這讓楚國的貴族,海軍們非常的高興,因為有了這樣一些船隻,他們就可以快速的擴張了。海軍人員迫不及待的要試航他們的新的戰船,實際上,他們的船隻隻是在民用版本基礎上對一些敏感的地位進行了加強,比如他們的船身側甲板進行了加厚。主要是防備子彈,以及炮彈的進攻。讓他們可以更加的厚實起來。不過他們的武器還沒有加裝完成,在試航之後。他們會轉而去青城,那裏會有大量來自趙國,韓國的火炮。他們會裝載那樣多的火炮上他們的船隻,然後他們就可以航行了。他們要完成他們的作戰任務。

“船隻下水的速度明顯加快,這對我們非常的有利啊。”項燕說到。他來這裏就是想要看看楚國海軍發展的過程。但是旁邊的一些造船廠廠主聽到之後,感到有些無奈。

“這個,我們可能接下裏的速度就要慢了許多了。”一名造船廠廠長無奈的說到。他的聲音比較小,但還是被項燕聽到了。

“哦。為什麼?”項燕問道。

“這個。”那名廠長顯然也沒有想到項燕會知道這樣的事情。

“這個。我們的原材料不多了。因為風向的關係,來自青城方麵的原材料提供的非常的不足,而南方的木材太濕。我們儲存的木材根本就不多,此外還有鐵梁,我們用的也差不多了。但是北方一直沒有補充過來。我們的建造速度很快,但是。材料。沒有材料,我們就是建造的再快,問題依然不會很好的解決。”對方無奈的說到這樣一個事實。

“哦。還有這樣的事情。”項燕顯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竟然這樣嚴重。

“是的,長官。這造船的木材需要晾曬三年以上才可以使用,但是,秦國人也不知道用了什麼樣的法子,就通過烘烤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烘烤的辦法,我們也實驗過,其中的度不好把握,溫度太高,烘烤的時間太長,木材就廢掉了。太短,木材還是不能用,時間久了會變形。不知道秦國人是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反正我們還不會這樣的技術。”廠長說到。楚國造船廠不僅僅被限製於技術,還有更多的因素製約其發展,比如,原材料供應上,楚國的原材料大部分來源於韓國。

“這個。我們隻能和韓國人商量這樣的事情來發展,至於他們能不能給我們。”項燕自己也覺得有些沒底了。

膠州,青城。聯合造船廠的實驗室內。

“怎麼樣?”一名中年男人問道實驗室的實驗人員。

“不行,我們已經控製了溫度。這溫度計,是從韓國器材製造廠買來的,非常的精準,但現在。溫度控製住了。時間我們也實驗了。可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成功。”一名年輕人有些氣餒的說到。

實際上,聯合造船廠已經著手解決這樣的問題了。他們早已經看到了材料對他們的製約因素非常的大,他們即便是有木材,也需要把木材運送到秦國去,然後秦國加工再賣給他們,這樣一倒手,原本很便宜的木材,一下子上漲了不少,這極大的製約了他們的利潤空間,但無奈之下,他們沒有這樣的技術,隻能受製於人,不過聯合造船廠決定攻克這樣的難度,他們決定自己試驗解決這樣的材料難題,他們首先買進了一些專門的烘烤機,這是秦國人專門製作的,使用的是電力烘烤技術,可以較大的控製溫度。不過設備花費了不少錢,此外還有更多的溫度計,用來測量溫度。他們滿以為這樣做就可以解決這樣的難題,結果,他們烘烤出來的木材依然無法解決這樣的難題,這一下子讓很多人感到為難。因為這樣大的投入沒有任何的結果,聯合造船廠的股東們都著急了。

他們認為,與其這樣買進大量的設備,不如直接和秦國人合作,就是花費一些資金也是可以的。畢竟有錢解決的問題還是很輕鬆的解決,現在對材料的需求非常的大。稍有做的不好,可能會讓他們全部完蛋的。

“不要著急,慢慢來,可能我們還需要時間。時間足夠多了。問題才會解決,不要著急。慢慢來。”中年男人拍著年輕人的肩膀說到。他也知道這不是著急的事情,但問題就是不容易解決。

實際上,很多人都麵臨巨大的壓力。聯合造船廠的未來在什麼地方,他們都不太清楚,不過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減低成本,提高利潤,船體的結構暫時還沒有很大的問題,很大的問題來自於造船的原料,他們隻能依靠這樣的技術來解決他們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