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人真烈性。”李左車讚揚到。
“這不是烈性的時候了。你可能沒有注意到這點危險,可我注意到了。秦國人曾經也麵臨國同樣的問題。他們當初在大宛,也是被安息人突襲了一次,秦國人失去了通訊聯絡,因為大雪,惡劣的自然環境的影響,他們的通訊很難通暢,最後,我得到的報告說是,他們使用了一種新式的通訊方式,無線電。”李牧說到。
“他們及時的恢複了聯係,然後及時的進行了戰術上,以及外交一係列的調整。這才讓秦國人轉入了一種有利的態勢當中,相比之下,安息人的情況就不好了。他們沒有電纜技術,電報根本不能很快的發送出來。同樣的道理。”李牧接著說到。
“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我們身上,會怎麼辦?”李牧問道。
“假如秦國人切斷了我們的通訊電纜,而我們的電纜恢複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我們根本無法下達命令。而下麵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會如何?我們的指揮一下子陷入了災難當中。”李牧說到。
“電報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我們的指揮變得很容易起來,但是,也變得極為的脆弱起來,我們有的時候,因為失去了電報,可能就會變得非常的麻痹起來。”李左車想了想說到。
“不僅僅如此,齊國發生的這次事件,給了我們一個提醒,想想看,如果我們能夠有一種能夠單獨接受電報信息的設備,能夠及時的了解到最新發生的狀況,我們就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我們沒有。齊國人沒有及時的掌握通訊聯絡上的優勢,這讓他們失去了先機,結果如何,他們很多船隻遭受到了很大的損失之後,才發現他們要麵對的狀況。可以說。這場封鎖戰,最一開始,齊國人就輸掉了。他們輸在了通訊上麵。他們不能及時的得到消息,還談什麼打仗,開玩笑,我看他們是要打敗仗了。”李牧說到。
“這個。的確是這樣,我們該怎麼辦?”李左車問道。
“沒有辦法,隻能引進無線電技術,這個無線電技術,仿佛要比韓國人的電纜技術還要先進。我們絕對不能輸在通訊上,這個問題,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來。”李牧敏銳的決策到了在這場封鎖戰背後的技術優勢所在。
韓國人有大量的海底電纜,他們各個站點能夠及時的接受到相關的信息作出反應。而齊國商人卻不同,他們是依靠的是韓國人的電纜技術來進行通訊的。所以,在一開始,韓國人就掌握了信息上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