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3轉移造船業(2 / 2)

韓國,新鄭。韓淑的辦公室內。

“目前輪船的技術我們已經全麵的掌握了。但是,有一個問題。王上。”張青做到報告到。青城的作用對韓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那裏是韓國最重要的出海口。大量的商品就是從那裏出口的,特別是最近越來越多的棉布,大量的棉花從那裏進口,棉布也從那裏出口。而青城的造船業是韓國海上貿易的支柱,沒有造船業的發展,青城難以發展,韓國就難以發展新的產業來。

“王上,我們的造船廠都在瘋狂的開工,隻要支付一定的專利費用我們的船隻就可以大量的製造出來。”張青說到。海軍方麵瘋狂的擴軍備戰,他們計劃在遠西地區大幹一場,因為那裏隻有韓國人到達那裏,楚國人計劃和韓國人合作進行絲綢促銷的活動,但韓國人並沒有回複,他們通過其他途徑,比如商業途徑告訴楚國高層,韓國人很忙碌,他們忙著在遠西地區進行擴張,無暇顧及楚國的人商業行為。對此楚國人也無可奈何,他們隻能潛心發展他們的造船事業,盡快的解決他們船隻的問題。貿易需要更快的速度。而不是緩慢前進的帆船,帆船已經被淘汰了。

韓國政府為了滿足韓國海軍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軍事戰船交給了民用造船廠來製造,這樣一來,韓國海軍的戰船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是,隨著造船技術的深入,造船的周期加大了。這樣一來很多民用商船的工期就拖延了。這嚴重的拖延了商業貿易的發展,韓國商貿社對此十分的不滿,他們強烈的要求加快工程進度,但是,這無法得到極大的滿足,韓國的造船廠已經極大的開工建設了。但是依然無法得到滿足。

“我們需要更多的造船廠,目前造船廠的開工率是百分之百,工人連續加班加點,工人已經吃不消了。但就是這樣,我們的訂單需求依然無法得到滿足,再這樣下去,我擔心,恐怕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不利,所以,我希望能夠尋找新的地方,進行合作生產,不然的話,我們很難生產下去。”張青為難的說到。

為了滿足民用商船上的需求,張青積極的進行協調,但是,生產就是這樣,根本無法加快速度,戰船的工期就比較長,民用商船的周期也先對的延長。加上一些材料的延誤,這讓張青感到頭皮發麻。

技術讓造船變得更加的複雜,工序增多了,就讓造船的周期變得很多,實際上,造船已經開始了更加細致的分工,比如動力係統,推進係統,操作係統,以及一些管道係統等等,造船已經變成了一個較為複雜的工程問題,而這些工程問題合起來就讓造船的周期加長,齊國人造船技術還未達到這樣的技術水平。

“你有什麼解決的辦法沒有?”韓淑問道。

“這個。解決的辦法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轉移一部分造船廠到其他地區,一來減低成本,畢竟有的地方成本還是比較低的,還有就是,那些地區需求也比較大。”張青說到。

“什麼地方?”韓淑問道。

“遼東。那裏有造船廠的基礎,如果我們在那裏設置造船廠的話,我想,我們可以很快得到迅速的發展。”張青說到。

“遼東。”韓淑把地圖放到遼東半島上,那裏的位置非常的好。而且那裏還有遼東鋼鐵廠。可以說,是一個天然的造船廠的好地方。

“果然是一個好地方。隻是轉移過去,燕國人可以滿足我們這樣的需求嗎?”韓淑這樣問道。

“可以,王上,這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如果認為有必要的話,我們還可以在朝鮮半島,以及女王島建立我們自己的造船基地,以便滿足我們的需求,為了防止技術的泄密,我們可以分開製造,隻要規定好的尺寸,我們可以生產一些關鍵的設備,造船已經成為一件複雜的工程。沒有雄厚的技術基礎很難完成這樣大規模的基礎建設的。”張青說到。

“嗯。你說的對,我們可以掌握核心的技術,其餘的交給他們。”韓淑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