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受不了?”李牧問道旁邊的一名參謀。
“長官,這東西,我看,就是不開炮,不開槍,這聲音,我們自己都都不受不了,而且這個家夥十分的笨重,我看。還是算了吧。”參謀無奈的說到。李牧正在看的是是趙國自己研製出來的坦克。秦國人,燕國人稱之為裝甲戰車。尚文稱之為坦克。
在趙國則被稱之為移動堡壘,因為他的項目加護就是移動堡壘計劃。
這是趙國仿造秦國坦克裝甲戰車製造的移動堡壘。實際上就是坦克。
不過這種坦克極為的龐大,使用的是蒸汽機,蒸汽機根本無法縮小,所以,他們的坦克製造的極為的龐大。
這種坦克,內部作戰人員高達二十一名,其中一半都是機械維護人員,即便是坦克看著很大,實際上,內部的空間並不是很大,一半的機械師需要縮在狹小的空間內照看鍋爐,或者是加煤,或者是加油料,再或者排除各種機械故障,因為這種坦克極為的不穩定。
坦克需要行走在各種地麵上,顛簸,以及各種路障都會導致坦克難以前進,而功率的需求也會變得十分的困難。實際上,坦克一直有這樣的問題,坦克需要靠著兩條金屬履帶前進,發出刺耳的刺啦啦的聲音,後麵跟隨的步兵必須經受難以承受的折磨。而坦克內部也是一種折磨,蒸汽機的溫度非常的高,裏麵又非常的悶熱,在寒冷的冬季。裏麵的人熱的受不了。但坦克外麵又是鐵甲。冰涼很,這種滋味很不好受,一邊是熱的要命,一邊是冷的要命,所以,坦克兵是最遭罪的兵。
不僅僅如此,空間狹窄,同時還需要經受蒸汽機發出的巨大聲響,內部的通訊十分的落後。在耳朵身邊大聲的喊叫都未必能夠明白對方的意思,而解決的辦法就是拿著錘子,板子在鐵管上用力的敲打,隻有這樣,才能很好的解決這樣的難題,不然的話,他們將很難解決這一個技術性難題。
不過坦克的火力還是不錯的,三門兩寸口徑速射炮。炮彈不會太多,因為空間狹小,然後是七挺機關槍,這種火力是相當厲害的,但就是如此,坦克的裝甲有些薄,隻有三毫米,可以說,很薄,原因是,蒸汽機的功率就這樣大。而且還要帶動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自然是很難進行下去的。
“你們覺得怎麼樣?”李牧這時候問道身邊的參謀們。
“長官,這樣的武器,意義並不是很大,首先目標很大,很容易遭到重炮的進攻。再就是,我認為,三毫米的鐵甲板。子彈很容易擊穿,意義並不是很大。再就是,你看,他的越野能力十分的有限,我看,我們還是集中主要的精力研究鐵甲列車比較好,畢竟,那樣的話,可以攜帶的兵員,武器都非常的多。戰鬥力也是很強的。”參謀在一旁說到自己的看法,其他的參謀也是如此。
秦國人在大宛使用了鐵甲列車,但是後期之後,就再也沒有用過鐵甲列車,原因很簡單,因為秦國人看到了鐵甲列車的缺點,他的行動軌跡極為的單一,必須有鐵路的地方才能通行,而這正好是鐵甲列車的嚴重缺陷,隻要破壞了鐵路。鐵甲列車就很前進,或者是說,他們前進的速度大大的減低,最糟糕的是,整個運行速度都會減低下來,這極大的影響了作戰的效能。這樣一種情況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一點。李牧才下定決心,研究這樣的武器,畢竟,他們可以擺脫鐵路的限製,同時,可以隨意的進行部署,就當不是進攻武器,布置成堡壘也是可以的。畢竟,在南方,秦國人可以從韓國人的方向進攻邯鄲,那裏可是平原地區,他們可以直接衝擊過來,這影響絕對是很大的。
“很好,盡管鐵甲堡壘,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要看到,在未來的發展當中,他有不可或缺的優勢,我們不能因為當前的技術不到位,就貶低這樣的武器,他終究會在戰場上發揮出,一種霸主的地位。你們看好吧。”李牧這樣對左右的參謀說到。參謀們點點頭,對於李牧的話,他們也不得不相信,畢竟,對方可是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