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0征兵難(2 / 3)

而印地方麵一直以出口稻米為主,他們換來有限的資金購買大量的軍火以及分發更多的資金給那些月氏軍團,同時緬州的稻米有需要處理,就這樣,第一批從印地和緬州來的稻米給予稻米期貨市場一次很大的下跌,加上未來預期有一批稻米成熟,倉庫的稻米會多的要命,這時候實在是不會上漲上去。麵對這樣一種狀況,稻米價格應聲下跌,而楚國政府早在之前已經通知了那些投資商人注意風險,但是真正下跌來臨的時候,很多還是無法承受這樣的下跌。

秦國,鹹陽。

“賣出,賣出。”李文也在忙碌著,他也犯下了一個錯誤,因為他認為小麥的需求會變得很大,可能還會上漲一些,在一開始上漲的時候,可能他會讓自己的人持有一些,但是,今天忽然上漲到了一個高點,不再上漲的時候。李文意識到自己可能犯錯了。就是這樣一個因素導致他損失了很大的一筆利潤。而今天的交易讓他變得有些手忙腳亂起來。

“該死的。”李文也覺得自己很惱火,他不應該這樣貪心,或者是說,如果他小心一些的話,情況可能會好一些,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亂子了。但現在他必須盡快的處理好當前的事情。

隨著稻米期貨市場的下跌,小麥也緊隨其後,盡管小麥沒有其他的利空消息出現,比如大規模的增產,以及小麥庫存的增多,但是稻米的價格會衝擊小麥,人們可以不吃小麥,那時因為稻米會更加的便宜。

“我們是不是轉化做空?”助理這時候小聲的問道。出現這樣的事情,他也感到很無奈,但是,投機本身就是一種充滿刺激的事情,麵對這樣的刺激,他們應該感到慶幸才是,畢竟,他們還有很大的利潤。

“嗯,買進一部分不要太多,太多的話,我們承受不了這樣的錯誤。”李文顯然已經吸取了自己的一個教訓。

“是的,先生,我這就處理。不過還有一份報告,需要我們注意,這來自棉花市場。”對方說著就交給了李文一份報告。

“棉花?”李文看著報告。助理已經離開處理手頭上的事情去了。李文需要靜下心來處理棉花的事情,秦國也有棉花期貨,比韓國上的交易品種還要早。但是秦國的棉花主產區主要集中在了北疆,以及大宛的部分區域,而且棉花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軍用,秦國方麵並沒有把大量的棉花轉化成棉布來進行大規模的傾銷,因為這樣做會大量的影響他們的皮革,要知道秦國有大量的皮革產區,如果大規模的棉布衝擊的話,會導致他們的皮革需求迅速的減低,這對他們來說,損失會大,所以,為了減少這樣的影響,秦國並沒有出現大規模就棉布。

但是,韓國不同,楚國有自己的絲綢產區,這讓楚國在貿易當中處於一種優勢,這種優勢,就是他們的絲綢,他們可以瘋狂的傾銷他們的絲綢來達到他們貿易處於有利地位,這也是為什麼韓國頻頻的在殖民地當地有事情,而楚國人的殖民地卻毫無事情的原因,因為他們正在悶聲發大財。絲綢就可以給楚國政府帶來大量的利潤,這種利潤讓韓國人十分的羨慕,但他們也無法組織大量的絲綢工廠來進行生產,因為那樣的話,會造成兩國的矛盾進一步的增加,為了增加韓國商品的競爭性,他們於是使用了另外一種優勢的產品。棉布。

棉布的優勢在於產量大,紡織速度快,而且價格便宜,他們可以大規模的傾向,相比之下,絲綢需要特定的市場,他的絲綢需求並不是很大,主要集中在了貴族,大商人,政府官員等上層社會當中,平民是很難接受這樣的東西的,但棉布卻沒有這樣的市場要求,他們主要針對的是平民市場,不過他們的市場通常情況下很難打開,因為這關係到大量的稅收問題。

不過韓國人似乎有決心推廣他們的棉布,他們和世界不同的地區,國家進行交戰,為的就是推廣他們的棉布,市場效果還不錯,最起碼滿足了他們一定的需求,隨著這種需求的增加,棉花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而一時間棉花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棉花的價格上漲了。

看到報告當中的一些事情,李文覺得似乎可以這樣嚐試一下,因為他看到另外一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