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裏做生意的人,我知道他們需要資金,但是,你知道的,當前韓國人這是需要一些勞動力,僅此而已,所以,而當地人需要的東西很多,但是,當地的環境還沒有穩定下來,這就意味著,需求減少,貿易出現了很大的順差。”張有這樣解釋到,而漢尼拔什麼也不懂,他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些事情,因為很多東西他都不明白。
“好吧,我承認自己說的有些偏題了。我的意思是,貸款數量很少,這樣一來。我們的生意自然而然的不好做了。實際上,最大的生意是我們和政府合作,但問題是,愛幾人的政府,他們毫無信用,所以生意自然而然的難以進行下去。”張有這樣說到。
“和政府做生意?”這是漢尼拔聽到的最驚人的消息。
“是的,和政府做生意,我們可以購買政府的債券,政府相當於以國家的名義借錢,他們可以抵押土地,國家資產,這樣的話,國家的信用就在那裏,他們可以發行債券,這樣的話,他們的財政資金就可以多了。他們就可以搞經濟建設,還有軍事武器采購等等,這會給他們解決很多問題的。”張有說到。他們這樣的銀行自然而然的願意和政府進行合作,因為當前的商人還缺乏足夠信任的商業組織,而最大的商業組織就是國家政府,因為隻有國家政府才能滿足他們這樣的需求。因為他們有很好的信用。
忽然漢尼拔有一個驚人大膽的想法,那就是,迦太基政府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和他們進行借貸,他們隻要有足夠多的資金,就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漢尼拔覺得不虛此行。
韓國,新鄭。最高統帥部。
“談判的事情要盡快,我們的底線就是底比斯以及我們占領區域交給自由政府,而我們可以享有一切的權利,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可以提出賠償,或者是租借等地方來保證我們的權益,其餘的,我們都可以接受。”韓淑這樣對外交部長說到。在愛幾和談的問題上,韓淑有自己的底線。這個底線就是保證韓國占領區。
“王上,我們會爭取的,不過,愛幾人似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趙國人身上,他們希望能夠拿回底比斯,如果願意的話,他們願意提供更多的資金來贖買。這是趙國人給出的條件。”外交部長回答到。
“不。就要底比斯,我們什麼也不換,除非,他能夠拿更多的港口來交換,否則的話,根本就沒有和談的價值,我想,他應該明白這樣一種情況。”韓淑這樣說到。
“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談的必要,另外讓我們的海軍盡快的駐守底比斯,我們要保證我們的軍事力量的存在。”韓淑知道,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利,那麼在接下來的談判當中就必須拿出足夠多的籌碼來,這個籌碼就是,他們需要拿出相當多的軍事力量證明他們的軍事存在。這就是韓淑想要的一個結果。
趙國,參謀部內。趙國的參謀們正在關注的是高句麗和燕國未來的作戰局勢的發展。
“就目前來看,燕國人目前最大限度的想要修建一些土木工程來完成他們的防禦。但他們的材料不具備,缺乏更多的運輸材料的工具,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以及季節的發展,我認為,他們最少需要花費五年到七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這樣的建設。因此,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擔心燕國的防禦線的問題。”一名中校參謀不以為然的說到。在他看來,燕國人結局已經注定,除非發生奇跡。
“即便是這樣,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我們還是大量的火炮來轟擊對方的防禦要塞線,以便達成最後的突破。”另外一名中校謹慎的說到。隻有傻瓜才在戰爭當中做一些大膽而又愚蠢的事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要做的就是,謹慎的製定每個小心的計劃,這樣的話,就能在未來當中占據主動權,這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謹慎一些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我們根本就不用害怕他們。”那名中校還在倔強的說到了。
“好了。不要說了。燕國人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最起碼已經有證明,出現了兩個新的番號,兩個山地人組成的步兵師,他們會構成更大的威脅,他們可不好對付。”一名上校打斷了他們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