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最後的戰役(六)(2 / 2)

奧爾頓方麵,在第一戰略時期,因為一些列原因導致開展之初錯誤頻發,也直接導致了其後所有戰略主動權的喪失。在裏斯城轉折點之前,企圖通過眾多帝國戰略支點城來節製遠征軍行動範圍。可是因為裏斯城轉折和中央軍意外的覆滅,導致最後計劃的失敗。

在整個過程中,奧爾頓帝國調集了超過八十多萬的軍隊來參與到計劃之中。動用了無數後勤輜重,也直接導致了各地的儲備糧調出進而間接的成為了各地爆發叛亂的借口。

第一戰略時期以中央軍覆滅為界點,正是宣告了兩方進入了第二階段。

根據周雲飛的命令,新編第二軍立刻從龍城出發,經由第一艦隊的緊急運送,曆時七天到達指定地域和前來的第一騎兵師彙合。其後根據命令,組建龍城第一戰區,張遼擔任戰區司令,趙雲為負。

此階段,龍城共投入一個整編集團軍,一個整編騎兵師,還有半數以上登岸的海軍士兵,人數共計九萬餘人。

而奧爾頓方麵,則投入了三十萬大軍。其主要是由原帝國十五萬精銳機動兵力和伊登地區臨時征調的各家族軍隊。

第二階段為期的時間並不長,前後總計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此役龍城用不足十萬的兵力全殲了奧爾頓三十萬大軍,可以說是戰果輝煌!

新編第二軍也以強硬的姿態,登上了大陸的舞台。張遼也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他配得上戰區司令之位。而第一騎兵師也不負眾望,成為了此戰役中至關重要的力量。

在戰鬥結束後,奧爾頓落敗的消息向著整個大陸輻射而去。

龍城再一次以勝利者的身份,享受著美味的勝利酒。

天黑之後,第二軍在遠離戰場的地方臨時紮了一個簡易營盤。

雖然勝利了,但是第二軍還是付出了不少傷痛!

近四千的傷亡,也成為了龍城有史以來最大的傷亡數字(原遠征軍先鋒一部不算作統計範圍之內)。

“即便死了,也要帶你們回家!”這句周雲飛說過的話,是龍城軍隊中雷打不動的鐵律。將犧牲戰友的屍體,從堆積的屍海中找出來,然後小心翼翼的用濕毛巾擦去臉上身上的血漬。

戰士們輕微謹慎的動作,似乎在害怕弄疼袍澤一般。一遍一遍小心的擦拭,眼中的淚水就像決堤一樣。這些鐵打的漢子,即便是被刀子砍刀身上都不會皺下眉,但是現在卻止不住眼淚。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戰友袍澤的犧牲,讓他們傷到深處,哀悼極致!

張遼遠遠的站著,看著戰士們溫柔的清洗擦拭犧牲袍澤的屍體。心中有種很堵的感覺。

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個朝陽的青年,就這樣犧牲在異國他鄉。升為統帥,張遼頭一次感覺自己的冷血無情是那麼的讓人厭惡。

突然,張遼的肩膀被人拍了下。

回頭望去,是剛到的趙雲。

趙雲的眼神一直看著前方士兵們的動作,“他們都是英雄,是真正的軍人。主公說過,當兵的馬革裹屍不是悲哀,是一種榮耀!我們要做的,隻是帶他們回家而已。”

張遼聽著趙雲的話,轉頭望向前方忙碌的士兵們,他們的淚水在不停的往下掉,可是嘴角卻總是掛著一絲自豪的微笑!

“戰場之上,難免出現傷亡。而我們要做的,隻有盡全力減少士兵的損失。身為統帥,身為主公的統帥,無時無刻都要記住眼前的場景。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感覺到肩上的壓力是那麼的重!”趙雲似乎回想起了自己剛接任遠征軍的時候,遇到士兵傷亡時候也和張遼一樣的心態,一陣唏噓。

殘酷的戰鬥,險惡的環境,不利的孤軍奮戰,讓趙雲擔負著巨大的責任。好在一次次強迫自己習慣之後,趙雲已經蛻變成為真正的統帥。

張遼點了點頭,深深吸了口濕潤的空氣,然後堅定的走向前麵。

一位第二軍戰士正在小心為閉上眼的袍澤穿上嶄新的軍衣,在這個時候,一雙手加入其中,為犧牲的戰士係上了另一邊的扣子。戰士抬頭望去,見到身穿將裝的張遼,立刻雙腳並攏行軍禮。

張遼搖了搖頭,示意士兵不要行禮,“這裏沒有司令,隻有為戰友送行的袍澤!”

士兵熱淚盈眶的重重點了點頭。

趙雲淡淡的微笑著,然後也走向忙碌的士兵。

蒼涼的號角聲一遍又一遍的吹響,這是在為故去的英魂指引著歸家的路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