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方麵,第二一師幾乎沒有任何傷亡,除了少數幾個倒黴蛋在翻越石坡的時候摔傷擦傷。這算的上一個奇跡,但王猛知道這也是一個不可複製的奇跡。首次亮相的黑火藥再加上攻守雙方有意無意的“配合”,才讓原本預計慘烈的攻城戰成為了一場顛覆性的戲劇表演。
書寫了一篇奇跡之後的第二一師沒有繼續前進,而是停留在了烏倫斯堡。師長王猛下達了命令,三千名士兵脫下盔甲,放下武器,作為臨時工兵加入到了修葺烏倫斯堡的行列中。
並且,王猛還動員了烏倫斯堡內的百姓,讓他們有償的為大軍工作,這其中就包括了烏倫斯堡的修建工作。
在第二一師這邊抓緊時間搶修烏倫斯堡的時候,後方的布裏城也拉開了大戰的序幕。
相比較於烏倫斯堡的奇跡,布裏城就體現出了龍城方麵的完善軍事體係。
從橫斷河中運送過來的投石機組,成為了布裏城攻防戰中最出彩的一麵。數以百計的大型投石機,讓布裏城體驗了一把石頭雨。指揮官李蘭少將,用手下的部隊將布裏城圍困起來,連夜切斷了布裏城和外界的一切來往。
緊接著,通過海軍運送過來的投石機部隊,正在加緊的組裝零件。三天時間,數百家高約四米的投石機就一架架的豎立起來。他們在組裝完成之後,立刻發動了對布裏城的攻擊。
數以百計的大型石塊在開戰初時,就對布裏城的城防造成了巨大的殺傷。布裏城在短短半天之內,就有近千將士死於投石機的進攻,這還沒完,入夜之後,李蘭又用起了海軍拆卸下來的對艦弩床。
這種弩床比起陸軍的更大,也更複雜。李蘭也才湊出了七十架,但正是這些大型弩床,在攻擊的第一天晚上,給布裏城留下了深刻慘烈的映像。
海軍用的弩矢是特質的,裏麵加裝了專門讓敵艦燃燒的煤油,正是這些特質的燃油弩矢,讓布裏城陷入了一片火海。
一夜過去,布裏城依舊濃煙四起,身為指揮官的威利侯爵,在清晨第一抹陽光到來的時候,無力的坐在了地上。他的臉上黑漆漆的,像是被煙熏過。在他的身邊,身前,身後,一個個錘頭喪氣的士兵無力的靠著、坐著。一夜的撲火,讓士兵們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的休息。加上昨天白天的心驚膽戰,當李蘭停止進攻的時候,沒有人還有力氣站著。
後勤官不停的彙報著昨夜的損失,那些數字已經讓威利侯爵有些麻木了,才一天,布裏城就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人員,財物,糧食,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但更為危險的是,現在的士氣。
看看那些士兵吧,臉上出了疲憊之外,更多的是迷茫。這樣下去,根本就不用敵人登上城牆,隻要維持這樣繼續下去,不需幾天布裏城就將崩潰。
威利將腦袋深深的埋起,他不知道怎麼麵對自己的部下。他們不是拜沃斯特人,為了錢他們來到這裏,但是現在,別說錢了,連命都快沒了。這一切,到底是對是錯?威利不知道,這個問題也許沒人知道。
他們應該怎麼辦?是繼續困死在這裏,每天遭受巨石之雨的折磨,還是防守一搏?
還沒等威利想清楚,龍城這邊的投石機又發威了,為了追求完美的效果,李蘭將投石機拆分成了三個班組,每個小組約占總數量的三分之一。每次攻擊隻用一個小組,方式也從昨天大範圍,高速度轉變成為小範圍長時間。
這樣一來,投石機的損耗問題大為減少,但給予敵人的壓力卻更大了。
第二天的進攻下來,布裏城損失情況比起第一天來好很多,很多人有了第一天的經驗加上龍城方麵策略的改變,讓布裏城傷亡不過百人而已。
但對布裏城守軍的士氣,卻是更加沉重的打擊。
兩天下來,布裏城處處彌散著沮喪的氣息,有不少士兵在站崗巡邏的時候,開了小差。一個兩個,一隊兩隊,當威利侯爵發覺的時候,情況已經極度惡化了。
進攻第四天,神曆五年冬,十二月十四日。這一天,北方戰區司令張遼率領的第二軍主力抵達烏倫斯堡,而同一天,布裏城在四天的噩夢下終於繃斷了最後的弦。
威利侯爵迫於無奈之下,選擇了體麵的投降,布裏城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