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縣裏的競爭對手(1 / 1)

與民間議論陳一久的N種死法不同,縣委大院裏的人更多的是關心自己的位子。

在縣及縣以下的基層工作,你才體會到什麼叫“升官難”!常言道:“不去京城不知官小,不去深圳不知錢少,不去海南不知身體不好。”在京城,一個處級領導隻算個小官,說你是處長,沒人會理你。在縣裏就不同,在基層工作的公務員,如能在35歲前獲晉升為副科級領導職務,就算是祖墳冒清煙了。除非遇到五年一遇的換屆情況,否則,平時每縣每年獲提拔的副科以上幹部也就三四十人,對一個人口過百萬的縣來說,這實在少得可憐!一個正處級的縣長職務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夢想!因為縣長管轄的地盤生活著一百多萬人口,縣長是這塊地盤的掌舵者!縣長這個位置代表著榮耀、代表著出人頭地!

官場的位置,如同古代皇帝後宮的位置,都是一環緊靠一環的,古代皇帝豔福不淺,宮女動輒數千,皇上簡直忙不過來,自然會挫傷絕大部分宮女的工作積極性,為激勵宮女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後宮中分皇後、貴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等若幹等次,正常情況下,都是依次遞升的,前麵有了空缺,後麵的才能遞升上去,做個宮女升個等級很不容易——除非你被皇上慧眼相中。官場中也中如此,上麵空出了一個位置,下麵的才會有機會依次遞補上來,接著,一群人接二連三有機會挪位置,大家才有機會獲調整到油水足的單位工作,甚至升遷! 因此,對於陳一久的死亡,縣委大院裏的人們猜測陳一久死因的很少,更多的人是猜測:誰有機會接替陳一久當上縣長?那個人當上縣長後,他原來的位置又是誰接?一個個遞補上去後,最後輪得到自己升嗎?.......這些話題令人百談不厭,一時間成為縣委大院裏人們茶餘飯後最熱衷討論的議題。

常務副縣長張世博心裏想得最多的也是這個議題,不過他想的更直接:自己能不能當縣長,對手會有哪些?他們背後的後台如何?

張世博最大的擔心是從市裏處級領導幹部中選取一人“空降”擔任縣長。張世博以前經常看四大名著,對《西遊記》他歸納為一句:凡是與天上神仙有密切關係的動物,空降到人間變為無惡不作的妖怪後,孫大聖都不敢傷人家半絲毫毛,眼睜睜地看住神仙將其領走,凡是沒後台的妖怪都被大聖一棒子打死了。這些“空降派”幹部就如同以神仙為後台的空降到人間的動物,縣裏的人根本無力與之競爭。

不過,拋開市裏“空降”的因素和從其他縣交流過來的因素不說,如從縣裏的副職當中選一個接替陳一久,張世博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在縣裏,他隻有一個競爭對手——縣委副書記陽先。不過,要在競爭中戰勝陽先,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與張世博這個“土著派”不同,陽先是“空降派”——屬於孫大聖不敢一棒子打死的類型,五年前他直接從省委黨校下來古郡縣任職,擔任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一年三個月前,他當上縣委副書記,實力頗為強勁!

陽先確實配得上“強勁對手”這個稱號。論排名,陽先比張世博排先一位,人家是縣黨政領導序列裏的三把手,張世博僅是四把手;論權力,陽先作為縣委唯一的專職副書記,分管人事提拔、編製調動、黨務等工作,側重於幹部管理、提拔任用等方麵,權重一方;張世博擔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職務,隻分管財稅收入、項目引進、經濟建設、統計等經濟類工作,實權比縣委副書記遜了一籌;論資曆,陽先是從省委黨校下來擔任職務的,五年來,從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混到縣委副書記這個位置,每次縣委常委會討論提拔幹部事宜,陽先都會適當安插自己的人,嫡係部隊日益壯大,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已可與“土著派”的張世博分庭抗禮,勢力不容小覷。張世博雖已擔任五年多副縣長,但擔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職務隻有一年零三個月;論後台,張世博雖有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陶舉在背後支持,但陽先是從省裏下來的,人家沒有強勁的背景能做到嗎?

這幾年來,張世博一直想打聽到陽先的後台——宛如男人欲挖地三尺打探到情敵的曆史和底細,以掌握對手的底牌。然而,平時看似和善的陽先,一旦聽到有人委婉地問到他的背景、後台,或者議論他人的背景、後台,陽先就如同察覺到前方有天敵的狐狸,要麼轉移話題,要麼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這真是一個神秘的對手!

想到這裏,張世博暗暗捏了一把汗,心想:對縣長這個位置的競爭,實質上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包括能力、關係等等,近段時間,除了做好手頭工作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他還決定抽空到老上級——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陶舉家求助,對競爭縣長這個位置,必須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