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今晚七點四十分你到我家吧,太早不好,太晚了也不好安排。”陶舉高興地說,他沒想到張世博竟然這麼快弄到名人畫作,看來自己當年從眾多人選中選中他當秘書,可謂是慧眼識英才。
“好的,今晚見。”張世博說。
掛了電話,張世博覺得渾身是勁,心裏“撲通撲通”地急跳起來,激動得差點跳起來。
張世博立即給洪黛鳳打去電話,說臨時有急事需辦,可能在晚上九點左右才到她處,飯就不吃了,到她處飲茶即可,洪黛鳳溫柔地說好吧,您先辦您的事,不管您吃不吃,都為您留飯,要不餓軟了您的身體,對不起古郡縣人民!張世博在心裏壞笑:你那裏是怕對不起古郡縣人民,我看是怕對不起你吧!
張世博立即叫來秘書甘春潮,吩咐他馬上寫好自己的三年總結。甘春潮說好的,半小時就能弄好。
張世博的所有材料都由甘春潮執筆,甘春潮存有張世博的曆年總結,寫張世博的三年總結,對甘春潮來說儼如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甘春潮35歲了,瘦瘦高高的個子,給人弱不禁風的感覺,膚色有些黧黑,貌不驚人,卻是古郡縣公認的“第一支筆”,甚至是中郡市的“第一支筆”!甘春潮原為縣第三中學一個普通的語文老師,雖然才華滿腹,但由於自己性格耿直,曾在半公開的場合背後批評校長偷偷包女人是對學校的不負責——因為影響其管理學校的精力,還批評校長以評優為誘餌,與一些女老師到賓館談工作,這些話像地洞裏的長蛇一樣七拐八拐就傳到校長的耳朵裏,幸而校長的襟懷雖不能撐船,尚可裝一隻遊泳圈,因而隻是不提拔他——哪怕是小小的年級語文組長,沒有做出調動其到偏遠學校任教的舉動。甘春潮因而一直不大得誌,從教十多年還隻是普通老師,常感慨自己懷才不遇,不過,懷才這東西就像懷孕一樣,時間久了別人就會看出來,四年前,張世博無意中從《中郡日報》看到甘春潮寫的一篇文采飛揚的散文,甚為驚歎,當即選拔他擔任自己的專職資料員,無論寫論文、領導講話、總結彙報,甘春潮都能一揮而就,迅速寫出結構嚴謹、標題醒目、語句準確生動的好文章,連市委領導的秘書們都自愧不如。張世博甚至覺得以甘春潮的能力,擔任省長的秘書也綽綽有餘。在張世博的提攜下,甘春潮去年當上了縣政府辦下屬的二層單位縣信息化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雖然隻是中國行政體係中最小的級別——副科級,但畢竟是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官,甘春潮很滿意,對“老板”張世博的提攜之恩感激涕零。
張世博想:或許,今晚自己“走夜路”會決定自己未來的前途——在官場中凡是找關係都叫“走夜路”,大約因為走關係見不得陽光的緣故,猶如尼姑不宜在白天公開與男人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