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大義?(3 / 3)

深夜時分,方文舉雖然很疲憊,卻怎麼也睡不著,他一閉上眼睛,腦海中就會出現陳小二,對他說過的那些話,以及不久前在李玉功營帳,看到的李玉功的那些小動作。

李玉功在做些什麼,方文舉多少已經猜到了一些,不過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方文舉走到辦公桌前,拿出一張信紙,開始寫道:賢兄在上、愚弟敬拜!近聞邊境不安,情況屬是否?為何少帥這裏,沒有收到兄長的報急情報……

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方文舉終於將信寫完,然後叫來負責守夜的心腹,對其說道:“將這封信親自送到,邊關守將張少將手中,切記不可落入第三人手中……”

“少將請放心,屬下一定辦妥此事!”就這樣方文舉的心腹,拿著他的信筆手中,趁著夜色趕出了李家軍大營,向邊關行去。

那張少將便是李玉功兩大得力助手的其中之一,他在李家軍中的地位,絲毫不下於方文舉,隻不過在聲名方麵,稍弱於方文舉而已。

而且他的年齡要比,李玉功和方文舉都大上不少,故而方文舉以大哥稱之,在方文舉看來,邊境究竟有沒有危險,張少將無疑是最權威的發言人。

為了保證計劃的萬無一失,方文舉又向陳小二寫了一封信,當次日淩晨李玉功的二十萬李家軍,趕到廣平縣城的城外時,那封信正好送到了陳小二的手中。

這次方文舉主動向李玉功請命,要將功補過,於是攻城的重任,不可避免的落到了方文舉的肩頭。

廣平縣城的城頭上,陳小二有些焦急的望著,城下密密麻麻的李家軍,很是擔憂的對身旁的莫秋柏說道:“莫秋柏啊!看來我們的計劃,不是很成功啊!青衣盟和李家軍的一戰,到底還是沒有避免……”

“不然,從方文舉這封信中的內容來看,李玉功的此次進攻,隻是為了試探一下我青衣盟的實力,看一看我青衣盟有沒有資格,與其合作共同對抗外國的進犯!”說著已經看完那封信的莫秋柏,將信送到了陳小二麵前。

陳小二隨便掃了一眼後,便惱怒的將信揉作一團,扔到了城下,異常氣憤的說道:“娘的!他李玉功不把自己士兵的性命當回事,我還心疼自己兄弟的性命呢!打仗這回事,豈是用試探兩字就可以解釋的,以我來看,這八成是李玉功的詭計,他根本沒有誠意和我青衣盟合作!”

“那盟主您的意思是?”莫秋柏皺著眉頭問道,聽陳小二這麼一說,他倒也有幾分懷疑了。

“給我傳令下去,讓兄弟們不用留手,給我狠狠的打,他不是要看一看,我青衣盟有沒有資格,與其合作嗎?我就讓他好好看一看我的實力如何……”說著陳小二將身上的外袍脫去,向牆頭走去。

莫秋柏大驚道:“盟主,您這是去做什麼?”

“老子心裏有火,不殺幾個人,可發泄不出來……”很明顯陳小二已經生氣了,很多的曆史告訴我們,讓陳小二生氣的後果很可怕。

不管怎麼說,方文舉的目的算是已經達到了,因為隻有青衣盟表現出自己超強,不能輕易戰勝的實力,以李玉功那有些高傲的性格,才會與之合作,否則的話李玉功絕不會和,不如自己的人或者勢力合作的,那會讓他產生嘔吐的感覺。

強者也從來都是尊敬強者的,這一點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

目的雖然已經達到,但是方文舉沒有想到的是,陳小二居然會親臨前線,阻擋李家軍的攻城梯隊,在陳小二的紫色劍氣下,那工程梯隊損失慘重,僅僅兩個小時的時間,便不得不因為沒有後繼力量,而宣告撤退。

於是李家軍的第一次進攻,因為陳小二的存在,而宣告失敗,不過這次失敗對李家軍來說,確實無傷大雅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打算,可以一次就攻上城牆,而後占領廣平縣城。

“今日一見,陳天放此人果然不好對付,居然憑一己之力,就擋住了我們數千人馬的進攻,此人不除,青衣盟難滅啊!”李玉功語氣沉重的說道。

說完之後環視了一下眾人,繼續沉聲說道:“諸位可有什麼應對之策嗎?”

“少帥,既然人力不能勝之,我們隻能依靠火炮了,我就不相信他陳天放是鐵打的身軀,能夠承受的住炮轟?”當即有人建議道。

李玉功點著頭說道:“好,那就下令讓炮兵準備,明天一早再次攻城,勢必將廣平縣城的城頭夷為平地!”

“至於這一次的指揮官,本帥準備親自上陣,你們可有異議?”李玉功問道。

方文舉聽到這話,連忙說道:“少帥萬金之軀,豈能到前線冒險,這種事情還是交給屬下去辦吧!萬一少帥有什麼差池的話,三軍有失啊!”

“方少將說得對,還請少帥三思啊!”眾人當即附和道,雖然感覺今天方文舉的表現有些奇怪,但是李玉功也將之想成了,是關心自己的安危所至,並沒有多多深想,既然眾人反對,李玉功隻能說道:“如此,明天的戰事就交給文舉你了!”

“請少帥放心,屬下定會盡力而為”方文舉沉聲說道。

之所以不讓李玉功到前線指揮,為了他的安危著想,自然是一方麵的原因,但卻並不是主要的原因,畢竟眾人都是武將出身,如果不上前線的話,哪會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更為重要的原因是,李玉功的軍事才能,要比方文舉高上一點,方文舉真正擔心的是,一旦李玉功在場,自己就不好做些小動作,來拖延戰事的時間,否則的話,一定會讓李玉功有所察覺。

另一方麵如果李玉功在場的話,方文舉的指揮權就必須交出去,如果他不在場的話,方文舉就是當之無愧的指揮官,無論他說什麼,李家軍就會做什麼,就算做得不對,也沒有人敢指責他一句。

因為眾人都知道,方文舉是李玉功的心腹,反對方文舉,就是反對李玉功。

總之一句話概括就是,隻有李玉功的不幹涉,方文舉才能旁若無人的,達到拖延時間,並且減少雙方人馬傷亡的目的。

所以第二天的戰局,在方文舉的刻意人為下,仍舊沒有產生什麼效果,從表麵看上去,李家軍費了不少力,廣平縣城仍舊是堅城一座。

就這樣一連過了七天,不僅李玉功再次收到了邊關告急的情報,方文舉也從張少將的回信中,得知了邊關的真正情況。

方文舉已經知道,李玉功為了解決青衣盟,擅自將邊關的告急情報壓了下來,除了他和方文舉之外,李家軍的全軍上下,沒有一個人知道天朝邊境,正在承受著百萬大軍的進攻,而阻擋他們的隻有張少將手中的五萬人馬。

李玉功心中明白,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則的話一定會成為曆史的罪人,於是他決定親自帶人攻城,務必要在正式攻城的第八條,也就是明天攻下廣平縣城,除掉青衣盟這個心腹大患。

而這一次方文舉也罕見的沒有主動請命,這是因為他早已經和陳小二通信,要在李玉功麵前演一處好戲,既然李玉功不準備以天下安危為先,那麼方文舉就設法逼著,他以天下安危為先,可以說在決定計劃進行的那一刻,方文舉已經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在李家軍中和李玉功對著幹,會有什麼樣的下場,方文舉自然是十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