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年內,申報了國家、軍隊重點實驗室、軍隊專科中心,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重點研究室。召開了醫院中醫藥學科建設研討會。對醫院10個重點學科(專科中心)建設情況進行了檢查評估。編寫了《現代傳染病學》(第二版)、《中西醫結合診治重度黃疸肝病》專著。承辦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2期、全國公共衛生中心管理高級研討班1期,承辦全國免疫學委員會、全軍檢驗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市肝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工作及學術會議3次。
新藥研究:年內,通過了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複核檢查。承擔藥物臨床試驗研究42項,其中牽頭24項。修訂完善臨床試驗各項規章製度及SOP265項。啟動了重大專項GCP平台建設課題的研究。水芹總酚酸膠囊、金絲桃苷膠囊基本完成臨床前研究,正肝清黃片、蕨麻總皂苷片繼續開展新藥臨床試驗研究。恩替卡韋分散片、水芹顆粒、複方青花顆粒獲得自製製劑配製批件,並在臨床應用。啟動靈五顆粒、熊去氧膽酸納米晶體片、混合型治療性乙肝疫苗等3個新項目的研發,獲得研發資金2195萬元。信息化建設:完成醫學影像PACS係統建設及存貯擴容。完善了中藥電子處方程序。擴大軍綜網應用範圍,並配齊安全設備。自主研發健康體檢軟件等16個應用程序,完成健康服務一期網站開發,開通在線谘詢,實現預約掛號,提高了診療管理效率。(三○二醫院)
三○六醫院
醫療工作:門急診82.1萬人次,比上年增加12.3萬人次,日均門急診較上年提高17.75%。住院20093人次,手術6290例。門診與出院診斷符合率96.88%。床位使用率85%,平均住院日15.3天。全年收入5.19億元,比上年增加1.322億元,增長34.18%。
為部隊服務。全年收治軍隊患者2455人次,占12.22%;軍隊門急診患者1.77萬人次,占21.55%;為軍隊患者窗口計價6746萬元,實際補貼3296萬元,其中藥品補貼1804萬元、耗材補貼1106萬元。組織8支醫療隊巡診,共接診患者近2000人次;為總裝備部駐京體係單位近600多名新兵和1200名幹部體檢,婦科專項檢查200餘人次,全年投入經費50餘萬元。學科建設呈現新發展。全軍脊柱外科中心開展了“微創快速填充法在鬆質骨塌陷性骨折和椎間關節損傷的修複功能重建中的應用”新技術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與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合作成為“手拉手”貧困兒童脊柱側彎矯正救治中心,為56個孩子實施手術治療,並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全軍糖尿病中心開展了骨髓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新業務,並舉辦了第六屆亞太地區糖尿病足和肢體病變會議暨第五屆糖尿病足和下肢血管會議。呼吸內科被批準為總裝呼吸內科診療中心,並組織了北京各大醫院近200名專業醫生參加的青年呼吸醫師沙龍。神經外科拓寬發展渠道,與外院專家合作開展“經迷路後入路麵神經梳理及血管神經解壓術”,3個月完成手術227例。醫院成立了眼底病診療中心和生殖醫學中心,並將腎內科和血透中心進行整合,成立了腎髒疾病診療中心。
防控甲流。5月,醫院成立了防治甲流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甲流防治專家組和防治辦公室。全年發熱門診共接診12420人次,確診甲流22人,留觀治療發熱患者303人,搶救危重症甲流患者2例,實現了重症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完成二選航天員工作。醫院成立了領導小組,9次組織專家討論相關臨床選拔標準和實施方案,編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航天員複選製金表。全院56名專家和44名護士參加了此項工作,急診科主任夏鴣等專家貼近一線服務,完成了離心機負荷超重試驗、缺氧耐力試驗、高空減壓病試驗等保障工作。每批入住候選人員均製訂科學嚴密的檢查流程,與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聯合組織了10次定選指標討論會,完成3批次45名候選人員的體檢複選工作。教學工作:有研究生導師50人,全年招收研究生45人;接收各院校實習生120餘人、進修生80餘人;開展對內蒙古自治區基層醫院的技術幫帶工作,完成8名特診專業基層醫生的進修帶教任務。開展了“名家精品講課工程”,邀請包括院士在內的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院講課20餘次。
科研工作:全年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6項、首發基金課題10項、航天醫學專項課題32項,確立院級課題20項。發表論文200餘篇。申報軍隊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6項,“載人航天工程醫療保障數字化病區研究與實現”項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其他工作:醫德醫風建設。患者投訴下降較為明顯,共收到表揚信277封、錦旗93麵,科室醫生拒收紅包金額50餘萬元。全年發放各類問卷3280份,綜合滿意度93.6%。骨科主任馬華鬆入選首都十大健康衛士評選活動,被市衛生局和精神文明辦授予“首都健康衛士”稱號。
對口醫療幫扶。執行對涇源縣醫院幫扶工作第二個五年計劃。贈送給涇源縣人民醫院150床衛生棉被和部分流感防護用品,價值近4萬元。組派8人醫療隊赴涇源縣進行了14天的技術幫扶。繼續對口支援奧運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建立了轉診免掛號綠色通道。全年接收4批次16人進修學習。
對外交流與合作。出境參加學術活動23項47人次。與香港廣華醫院結為友好合作醫院,簽訂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與新技術、新業務開展、科技資源共享等方麵的合作協議。(李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