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東城區海運倉5號)
基本情況:職工778人,其中主任醫師67人、副主任醫師88人、副研究員4人、主治醫師121人、醫師54人;副主任護師3人、主管護師106人、護師60人、護士5人;副主任藥師3人、主管藥師41人、藥師及藥士14人;副主任技師6人、主管技師35人,技師及技士23人;行政及工勤人員148人。醫療工作:門急診990551人次,其中急診32898人次,急診危重症搶救率2.2%,搶救成功率95.97%。出院10677人次,床位周轉18.6次,床位使用率92%,平均住院日17.6天,七日確診率100%,出入院診斷符合率99.15%,治愈好轉率94.4%,死亡率3.4%。住院手術3500例。病案質控。進行疾病的分類、編碼,並將每份病曆首頁信息輸入計算機。編發質量月報下發各臨床科室。全年查閱病曆9295份,複印病曆3123人次。完成市中醫局醫療質量監測,榮獲北京地區中醫醫院醫療質量監測工作一等獎。全年死亡365人,對每張報表嚴格審查,上報區疾控中心。嚴格病案中間、終末環節質量控製,提高住院病曆質量,甲級病曆率100%。
醫院感染管理。加強監測與控製,全年未發生醫院感染流行事件。每月定期通報醫院感染情況,細化醫院感染質量綜合標準並進行督查反饋。完成院感重點部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胃鏡室、檢驗科、ICU等重點部門,製訂了防治院內感染措施。在手足口病、甲流等流行期間,進一步加強預檢分診台、兒科門診、急診科、呼吸科、發熱篩查門診等重點場所的管理,出台了《傳染病疫情報告(直報)工作製度》、《傳染病疫情自查製度》、《傳染病培訓製度》,完善了《發熱篩查門診工作流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就診流程》、《兒科發熱門診病人就診流程》等製度。對全院現患病例進行了全麵調查,調查率100%,無院感漏報。醫院感染辦公室進行前瞻性調查1216例。醫院感染率1.04%。加強醫院感染采樣監測,對手術室、胃鏡室、口腔科、供應室、細菌室等高危區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及醫務人員手衛生監測,共采樣1901份,其中空氣采樣培養766份、物體表麵采樣培養176份、醫護人員手采樣培養182份、透析液采樣培養65份、消毒物品采樣培養10份、滅菌器械采樣培養180份、滅菌器監測511份、內窺鏡采樣監測11份,合格率100%。市疾控中心對本院進行采樣監測27份,合格率100%。組織全員性醫院感染知識培訓14次,2441人次參加。建立了醫院感染管理提示圖板,全年傳染病報卡520例,完成日常傳染病及北京市流感樣病例監測上報,未發生遲報、漏報現象。
醫保工作。全年醫保出院6359人次,占出院總人數的59.6%,人均費用18310元,比上年上升2.2%,在北京市中醫係統排名第三。市及區縣來院抽查病曆265人次,查閱病曆1676份。建立了醫療保險費用預警預報監控製度,每兩周向各科發放參保人員醫療保險費用控製反饋。
醫療支援。開展社區健康大課堂,普及中醫知識,開展係列健康宣教、義診及健康谘詢活動,有9名醫務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參與日常工作。建設文明醫院。在門診大廳懸掛古代十大名醫畫像、大醫精誠牌匾和中醫健身保健知識宣傳畫框,宣傳中醫藥文化。參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為全國百姓義診的,宣傳東直門醫院文化。參加首都中醫藥文化節與首都改革開放60周年中醫藥成就展,展示中醫藥文化精髓。與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合作,在《健康大講堂》開展中醫養生保健宣傳。發表中醫藥科普類文章,為群眾喜聞樂見。護理工作:完善護理工作質量檢查標準,加強護理安全檢查,落實整改措施。強化護理核對製度、交接班製度、分級護理製度、護理記錄書寫質量管理、護理缺陷管理製度,在院內開展了護理會診。補充、完善、修改住院病人轉科交接製度,護理文件書寫規範化要求,住院病人跌倒報告製度,住院病人壓瘡報告製度,手術病人術前、術後服務質量調查製度,實施危重病人及手術病人“腕帶”使用製度。突出中醫護理特色,開展中醫護理技術操作項目的臨床應用與實施,全院15個臨床科室開展中醫護理技術15項。完成護理人員中醫理論考試考核672人次。培訓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中醫院護士長10人。
科研工作:年內,完成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同時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醫內科學實驗室的檢查,完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個三級實驗室的驗收與換證檢查。新建的屏障環境動物室通過了市科委和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的驗收。本年度中標國家級科研項目15項,其中國家重點、重大項目5項,國家自然基金4項;北京市、中醫藥大學課題13項,中標課題經費2378.6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