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宗崩逝,睿智後被尊奉為皇太後,並受景宗遺命攝理國政。睿智後哭著對眾臣說:“做母親的守了寡,兒子又幼弱,各族屬勢力強大,邊防又未能安寧,該如何是好?”耶律斜軫、韓德讓紛紛進言說:“隻要信任我們,又有什麼可憂慮的呢!”於是皇後便與斜軫、德讓一同協商決斷國家大事,並將南邊軍政事務委托於休哥。
統和元年(983),奉上尊號曰承天皇太後。又於統和二十四年(1006),加上尊號曰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後。她於統和二十七年(1009)崩逝,諡曰聖神宣獻皇後。重熙二十一年(1052),改為現在的諡號。皇後通曉治國之道,聞善必從,所以群臣都能竭忠盡力。皇後又熟悉軍事,澶淵之戰中,她便親自統率大軍作戰,她治軍賞罰嚴明,將帥士卒都樂於聽命。遼聖宗號稱遼國一代明主,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賴皇後的教導跟訓誨。
睿智皇後聰慧有加,胸懷治國之道不僅幫助景宗處理政事更是教導和幫助兒子聖宗成為一代明君,更重要的是她有才而知進退因而能夠母子同心,將遼國推向鼎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知進退,認準自己的位置這樣才能成就自己也成就別人。
欽哀後凶狠引母子反目
聖宗欽哀皇後蕭氏,乳名耨斤,淳欽皇後弟阿古隻的五世孫。麵色黝黑,目光凶狠。其母曾經夢見一金柱擎天而上,諸子想上去卻不能,
欽哀後後到,與其仆人都登了上去,其母心中很是奇怪。
過了很久,進入宮中,她曾經在為承天皇太後撣掃床榻時,獲得了一隻金雞,便吞了它,膚色從此變得光澤超常。太後驚奇地說:“
這一定是懷了奇子!”不久便生下了興宗。仁德皇後無子,便收留了興宗並把他當親生兒子一般養大。
欽哀後因為興宗侍奉仁德皇後十分恭謹,很不高興。聖宗崩逝,欽哀後便讓馮家奴等人誣蔑仁德皇後與蕭浞卜、蕭匹敵等圖謀作亂,並趁勢將她遷到了上京,並最終殺害了她。而後她便自立為皇太後,並攝理國政,還將自己的生辰定作應聖節。
重熙元年(1032),尊為仁慈聖善欽孝廣德安靖貞純寬厚崇覺儀天皇太後。重熙三年(1034),欽哀後暗裏召集諸弟商議,想立少子重元為帝,重元便將她的謀劃告訴給了皇上。皇上便收了太後的符綬玉璽,並把她遷到了慶州七括宮。
重熙六年(1037)
秋,皇上後悔先前的舉動,於是又親自駕車迎回了太後,並且侍奉贍養太後更加孝順恭謹。欽哀後總是不大高興。興宗崩逝,她也毫無悲戚之色。看見崇聖皇後依節悲慟哭泣,便對她說:“你年紀還小,何至於這麼哀痛!”清寧初,尊為太皇太後。崩逝,諡為欽哀皇後。
欽哀後初攝國政時,追封曾祖為蘭陵郡王,父親為齊國王,諸弟也都封王,其貴顯即使是漢代的五侯也無法超過。
欽哀後凶狠非常,不僅殘害仁德皇後,還想要廢了親兒子,致使母子反目,即使後來興宗追悔依然謹慎的侍奉她,然她最終也不領情,就連興宗去世她都沒有痛苦之色,天下還有這等母親著實令人不解。她的故事告訴我們母慈子孝,為人父母的隻有以身作則,慈愛子女才能得到子女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