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分路出擊(1 / 2)

第四十六章分路出擊

衛子丹向這邊望了一眼,想不到他會和自己說出一樣的話,微然一笑,做了個請的姿勢,想看看他有什麼高見。

鄒英道:“李大人有何高見?”

做為一個新人,不宜鋒芒畢露,剛剛已經太過招搖,既然衛子丹能說出和自己相同的話,想畢兩人想到一處,還是讓他來說為好。

“李不才一個粗人,哪有什麼高論,鄒將軍提到叛軍有200多人,李不才隻是問問我們出多少人,同樣出200還是全部出動。”

鄒英這次的任務是保護少帥,而不是殲敵,這一次選擇在沙泉駐軍,是因為左右兩路的友鄰勢力在前,形成倒品字形保護著他,想不到叛軍會在兩路軍的夾縫中突然出現,相距二十裏,等於把刀舉在眼前,這時候再想轉移,等於轉過身來任人宰割。而左右兩軍也被更為強大的敵軍牽製住,無法馳援。

鄒英所擔心的是,此次叛軍不在遠處把人聚齊再來,卻在二十裏外一點一點聚集,很不合常理,萬一是誘兵之計,誤入他們的圈套,傷了少帥難以向天子交差。他想要的是出兵與不出兵之間的利弊,而大家隻說出兵,卻沒人提及各種方法之間的利弊。

不免有些失望的道:“如果隻出200,萬一他們隻是表麵上有200人,實則暗藏大量人馬,啟不是投鼠祭器?如果全部出動,萬一是他們的調虎離山之計,趁我們出擊之時搶占沙泉,斷我們水源,即便勝了這一仗,我們也是進退無路,很容易被他們兩麵夾攻,導致全軍覆沒;但如果不出兵,死守沙泉,等他們把人馬聚集到數倍於我,形成合圍之勢,同樣還是難逃全軍覆沒的危險。眾位大人,你們說我們是攻還是守?如果攻,如何才能大獲全勝?”

眾人頓時議論紛紛。

誰的計策被采納,獲勝之後就意味著誰能得到一枚金葉,那筆獎勵雖然算不上豐富,但也是一個擴充實力的好機會。

譚平搶先道:“叛軍倒底有多少人馬我們還沒搞清楚,如果貿然出擊,勢必中了叛軍的圈套,所以譚平認為,留一部人馬守住沙泉,以確保我們水源的安全,再分撥一部分人馬到二十裏外蟻山隘口處紮營,守住隘口,形成犄角之勢,這樣,無論叛軍攻打哪一部,我們都可以相互馳援。”

衛子丹道:“譚大人也知道,叛軍有多少人馬我們還沒搞清楚,我們本來就隻有400多人,還把這一點點的人馬分成兩半,難道就不怕被叛軍分路擊破?”

譚平哼道:“那依照衛大人該如何出兵呢?”

“與其分路出兵,不如全軍出擊。”

“難道衛大人想把我們的水源拱手讓給叛軍,想讓我們全軍覆沒嗎?”

衛子丹微微一笑,道:“當然不是冒然出擊,我們可以利用白天的時候把沙泉的營寨加固,同時派出去一些精明強幹的人仔細察探一下敵軍的虛實,等到夜晚,隻需留兩位領主在這裏守住沙泉,集中全部兵力奇襲敵營,攻其不備,必然大獲全勝。”

譚平道:“留兩人守沙泉?我想衛大人是把昨晚的事情忘到腦後了吧?不是想把沙泉拱手相讓?何況叛軍本來就善於襲營,又怎麼會不加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