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2013,知新2014
樂事
作者:邢大軍
2013年按既定的節奏就這麼翻篇兒了,除了如曲終人散後丟落一地的垃圾一樣的一些無法串聯起旋律的散碎網絡詞彙,我們竟然無法回味起任何一首歌來告慰並記念這一年。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期,每年的社會流行語多數會來自流行歌曲,如今已經沒了這種情形,倒是可以佐證流行音樂的式微。曾經出流行語的流行歌曲,近年來已經開始偷懶省事將流行語入歌。如今則更好,亦步亦趨的流行歌曲創作速度已經無法跟上社會流行語的更新速度。而社會流行語也早不依賴流行歌曲,甚至都漠視了這種流行的藝術形式和消遣形式,流行語彙已經自給自足並蓬勃自發了。
如果說以往來自流行歌曲的社會流行語,還帶有流行歌曲的詩意和賦比興等藝術手法,那麼如今的流行語則簡潔、直接、甚至直白過了頭,把無聊當有趣直接改玩白字兒了。說實話,這一年裏所速生的一些流行詞語,即便多數都還是突顯智慧並特具幽默,但都有流行渠道和社會群落的局限性。若論大智慧和深刻程度,這一年的最佳流行語詞非“補藥碧蓮”“深井冰”莫屬,這兩個詞不但適用範圍極廣,而且還極具自省精神,相對於“喜大普奔、人艱不拆、不明覺厲”等等這些詞彙,“補藥碧蓮”與“深井冰”才真正讓人不明覺厲、喜大普奔。
“補藥碧蓮”與“深井冰”可應用的地方很多,娛樂圈也不例外。當然,我們還是隻說娛樂圈為好。如果說近些年的很多歌手推出新歌隻是為了便於在商演斂財時師出有名,那麼這一年則形成另一番局麵,出新歌已經成了出嫁、出閣、出櫃、出軌的陪襯,而出嫁、出閣、出櫃、出軌則成了商演斂財的新噱頭。
似乎還是應了那句老話——網絡改變生活。而且,網絡也成了目前僅有的一種最具活力的生活方式。網絡不但改變流行歌曲的藝術地位,更改變了很多傳統的表述形式,例如這一年馮小剛推出的新書《不省心》,分明就是他個人微博的拷貝集錦,用一條條單擺浮擱的微博串聯起新書,這《不省心》倒是挺省事兒!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微博的短平快和無所顧忌的不吐不快則正是網絡特具活力之所在,而且這網絡對於生活的影響還隻是開始。
回顧這一年的流行音樂,各大電視台的歌唱選秀當然是不能忽略的大部頭。可以說,這一年如果沒有歌唱選秀,那麼流行音樂將毫無值得回顧之處。當然,盡管這一年的歌唱選秀遍地開花、名目繁多,但聲勢和效益卻遠不及之前的一年,而且在很多方麵都不過是延續上一年的形式和餘溫,而且還有基因退化的傾向。其實,若探討這一年的歌唱選秀,完全可以用“補藥碧蓮”與“深井冰”一言以蔽之,如若沒有湖南衛視適時引進並本土化的親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兒》轉移了人們的視線,那麼這歌唱選秀就有順勢滑向臭了街的境地。
新的一年,流行音樂注定不會成為社會流行語的策源地,歌唱選秀依舊還將是流行歌壇最活躍的主體和主題。這裏倒是不妨提議,新一年的歌唱選秀別再叫囂什麼“好聲音”“最強音”“全能星”了,不如都改成“流行音樂去哪兒”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