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梵和榮九齡通過冥界傳送門先回了五重門京都。
五重門京都現在可比以前看起來更忙碌了,因為酆都方麵來了鬼差,還有各司各部之間也已經重新開始了有條不紊的工作。
現在整個冥界都知道酆都大帝已經和五重門京都的都主結為了夫妻,所以上上下下也都還處在興奮之中。
在文梵和榮九齡不在的這些天裏,酆都方麵已經來過幾次人了。
從判官殿的崔玨到十大陰帥都來過,一方麵是把雙方麵的工作再細分一下,處理已經擱置多年沒有處理的一些陳年舊賬,另一方麵也都是想借著出公差的機會來看文梵。
酆都城十殿閻羅也想來,但實在是脫不開身,已經幾次帶信過來想請求酆都大帝回去一趟。
現在冥界互通了,文梵可以隨時回去,酆都可是在六界之中的,也就是說文梵可以回六界去。
但文梵不能隨便回六界,隻要從酆都離開就要把實力壓製到神君層次,要不然的話會引起巨大的麻煩。
曾經有一段時間文梵特別想回六界去看看,但是現在可以了文梵又沒有那麼大的欲望了,而且時間也不允許。
這一次回五重門京都,文梵主要就是做一件事情。
現在冥界真正的完整了,而文梵這個酆都大帝卻沒有時間去管理。
文梵把五重門京都各司的主要負責人都找到了京都大殿,然後由判官執筆寫了一張告冥界公示書。
大體上的意思就是酆都大帝把冥界所有事務全權交給五重門京都都主榮九齡來打理。
冥界的立場和法則還是不變,冥界還是中立的,不參與陽間的一切戰爭,也不幹預任何不涉及冥界的事情。
對於即將開始的蠻荒大戰,冥界要做到三點。
第一點,在六界三重天上發生的一切死亡人,隻要是登記在冥界輪回冊上的都暫時把亡魂收進押魂司,暫不接受審判。
第二點,發生在六界三重天上的所有戰爭死亡的非六界三重天亡魂隻要是死在六界三重天的土地上,那麼冥界就有權利把把遊魂暫收冥界。
第三點,絕地派出一兵一卒參與蠻荒大戰,冥界站在中立的立場上履行冥界的義務。
這也是文梵發出的比較強硬的聲音,特別是第二點,針對的就是野蠻人,野蠻人可不在六界三重天冥界的輪回之中。
現在冥界表態,隻要是死在六界三重天的土地上,那麼得嘞,死了就是永遠死在六界三重天了,亡魂不可能再回的去蠻荒大陸了。
文梵這可不但是在冥界內部宣布的,而且還要把這個消息散出去。
文梵得讓別人知道,他這個酆都大帝將會公平對待蠻荒大戰。
榮九齡不能再跟著文梵一起去雲頂大陸了。
現在榮九齡必須得留在冥界,而且要在兩座都城之間輪流坐殿。
文梵離開之後將暫時不再參與冥界的管理,直到蠻荒大戰結束。
但是這是對外的,文梵畢竟是酆都大帝,不可能完全放手,這是可以肯定的。
榮九齡有千百個不樂意但是也沒說出來,因為榮九齡還算是深明大義的,知道在這種時候應該怎麼才能幫助文梵。
冥界不能沒有主事人,文梵將會是主導蠻荒大戰的關鍵人物,所以榮九齡必然要替文梵擔起這個擔子。
還有就是關於血龍族和禦龍族脫離生死輪回的這件事情。
文梵認為,血龍族和禦龍族不是蓄意要躲開六界輪回法則的。
當時的血龍族和禦龍族是死裏逃生從蠻荒大陸逃回來的。
因為對九幽大陸上的各聯盟部落太失望了,所以無奈上了左冰峰。
上了左冰峰之後不久,左冰峰的環境和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導致了血龍族和禦龍族再也沒下得了左冰峰。
所以血龍族和禦龍族並不是有意的要避開六界輪回法則,而且他們也做不到。
血龍族和禦龍族單單是躲到左冰峰上是不可能逃出六界輪回法則的。
逃的再遠,名字還是應該在生死輪回薄上。
這件事情還是有冥界中人暗中幫了忙或者是做了手腳。
而能決定這種事情的無外乎就是那麼三五個人。
酆都大帝可以決定,五重門京都的都主可以決定。
還有就是判官殿裏最主要的幾位,執筆判官和掌薄判官,加起來有四位判官。
另外還有兩位比較有份量的人物,那就是南星君和北星君,一位主生,一位主死。
南北星君都還沒有到,消息傳是傳出去了,但是南北星君都是屬於那種沒有固定府衙的人,人在哪裏沒有人知道。
而且因為南北星君地位比較高,所以也沒有必要向別的陰帥和鬼王那樣必須定期回冥界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