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功,就要“作之不止”,決不能半途而廢。當然,方法、計劃可以調整,但決不要讓失敗的念頭占據了上風。
“再堅持一下”是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是一種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堅強信念,也是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胸懷。它不是蠻幹,不是怕徒勞的“孤注一擲”而是在通觀全局和預測未來後的明智抉擇,它更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態度。在山崩地裂的大地震的災難中,不幸的人們被埋在廢墟下。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亮光,連空氣也那麼少。一天,兩天,三天——還有希望生還嗎?有的人喪失了信心,他們很快虛弱下去,不幸地死去。而有些人卻不放棄生的希望,堅信外麵的人們一定會找到自己,救自己出去。他們堅持著,哪怕是在最後一刻——結果他們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他們從死神的手中贏得了勝利。
輕易放棄,未免太早。記住這句話吧。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再堅持一下”。有時,在順境時,在目標未完全達到時,也要“再堅持一下”,不要因小小的成功就停步不前。
9“自己”是最大的本錢
1852年,日本東京板橋的一間六鋪席房間,27歲的角田式美從廣島初闖東京,除了年輕和力氣外,一無所有。但他卻必須養活全家五口人,於是他隻得去推銷、捆包,什麼都幹。1854年,角田式美在上板橋車站附近租下了25平米空地,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一些木材,請了木工,蓋了一間六鋪席的小屋。隨後,他又從地主那借了一塊土地建了一幢房子,以比市價低的價格很快就賣了出去賺了一筆錢。以後他又用這種方式建了賣,賣了建,進行經營。1855年,上板橋車站附近有了角田式美事務所和角田式美住宅區。他便改名為“角田建設”,就是今天聞名世界的角田建設的創始人。
美國商場上的“混世魔王”丹尼爾·洛維洛也是這樣一個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洛維洛在失敗的折騰中領悟了一個道理:要發財最好采用別人的錢來賺錢的“魔法”,他後來成為了有名的大富翁。他是這樣做的:先貸款買一條普通的舊輪船,然後將它改裝為油船,包租出去,他找到了大通銀行。想盡了一切辦法,得到了一筆貸款。他用這筆貸款又買了條老貨船,並改裝成油輪,租了出去。然後,他又用這條船做抵押,又到銀行再借得貸款買了另一條油輪,並把它租出去。然後他又用這條船做抵押,又到銀行再借得另一筆貸款,接著又買雜貨船改裝成油輪後出租。如此不斷發展,若幹年過去了,洛維洛不斷地貸款、買船、出租,生意越做越大。每當他還清一筆貸款便意味著有艘船隻名正言順地變成了他的私產,租金收入也不再作為還債款存入銀行而是洛維洛的私有財富了。他有了錢,銀行信用狀況也好了。他仍用這個“魔法”,借錢生錢,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為大批財富的擁有者。你也可以利用借來的錢成就事業。
空手套白狼,大家都會講,但關鍵是如何“套”,會套,套得妙,真正的創業者善於利用機會大膽把握時機。
10家庭是大家的
照理說,孝養雙親是兒女們應盡的責任,雖然時代變遷,舊日的道德觀念多已被拋棄,然而新時代的人們還不至於明顯地置雙親的生活於不顧。但是奉養雙親的責任,卻常在兄弟之間引起爭執,這種情形,在社會上也是普遍的現象。
從奉養著老人的家庭中,最常聽到媳婦們有如下的怨言:
“我先生最差勁了,情願自己一生負起奉養父母的責任,卻讓兄弟們樂得逍遙,小叔小嬸們的日子過得真輕鬆,他們大概認為侍奉公婆的事與他們毫不相幹吧,看了真令人生氣,我跟我丈夫說了幾遍,他還數落我的不是呢,你看氣不氣人。”
的確,一般人都認為老大負起奉養父母的責任是天經地義的事,其他的兒媳們,如果偶爾來探望一下或帶點東西來孝敬老人家,就覺得已經盡了孝道了,這種情形也真怪不得長媳在為之憤憤不平了。
都說男人心胸較寬大,女人較狹窄,就以此種情形來說,這話大致是不錯的,當丈夫對於獨立奉養父母而安之若素時,多半會使妻子滿腹牢騷,甚至會在夫妻間引起一場嚴重的爭吵。
就丈夫的立場來說,奉養自己父母是盡孝道,至於兄弟們不肯分擔奉養的責任,心中雖也不以為然,或許因為心胸較寬大,或許是因為麵子問題,如果兄弟們不主動說:“哥哥,我也分擔一些吧。”他是不願意計較的,或許他的脾氣倔強,認為兄弟們為了父母的奉養問題而爭執計較,甚至因此而強迫兄弟們負起責任來分擔,就毫無意義了。
就妻子的立場來說,則較客觀而不帶感情。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來看,她認為讓兄弟們提供勞力或經濟方麵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兄弟妯娌間的袖手旁觀才會令她大為生氣,況且,即使公婆留有財產,依現行的法律來看,也要兄弟姐妹們平分,又不是由長子獨得,那麼為什麼非要由長子來負起奉養的責任呢?這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