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社會是一所大學”,“社會是一座大舞台”,這樣的說法早已了無新意。“人生坎坷”,“人情難測”,也似乎是老生長談。

當我們身在社會才發現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要去學習。而為人處世之道是你不得不修的學問。這是你不得不麵對的現實。

在社會上行走,你必須要看得清楚,活得明白。社會就是人生的叢林,沒有經驗不能立足,沒有智慧難以生存。因此,你多多少少都要懂得一些處世的藝術。不然,就難免會使自己在生活中磕磕絆絆,四處碰壁,影響事業的成功,影響人際關係的融洽。反之,如果懂得處世的藝術,則會幫助自己事業成功,生活順遂。

本書列舉了一百種行走社會的“訣竅”,與其說是人生智慧,不如說是“過來人”現身說法的經驗之談。雖有許多不入流之舉,但對於行走社會安然保身,還是有所助益的。當然,我們萬萬不可舍本逐末,因為為人處世之根本在於個人修養。

因此,總會有許多人常常為自己不善處世而苦惱。其實,他們缺少的,不是不懂處世藝術而是修身不夠。

清人金纓的《格言聯壁》裏有這樣一段話:“善處身者,必善處世,不善處世,賊身者也。善處世者,必嚴修身,不嚴修身,媚世者也。”

這段話大意是說善於處世的人,一定是嚴於修身的人。不嚴修身,處世就會變成媚世。它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隻有嚴於修身才能處好世;二是處世不是媚世。什麼是媚世?就是自貶人品,不講道德,成為老於世故的滑頭。媚世是由於不能嚴於修身的結果。

因此要善於處世,但不要媚世;要嚴於修身,不要做“處世專家”。這樣,你才會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領悟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