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沒被點到的人,頓時急了,當即起身。
“嗬嗬。”在眾人期待之下,董卓緩緩站起身子,未語先笑了:“好好好!眾將戰意高昂,何愁聯盟不滅?”一句話,登時將眾人的情緒再次調動起來。
隨即,董卓將目光放在李儒身上,“文優,洛陽乃是我軍後方,此處也隻有你來坐鎮,我才可安心征戰。”一直到看著李儒點頭,董卓才又道:“如今已是開春,百姓遷徙之事,應該要提上日程了,還有宮中的典籍、戶策等,皆要悄然運出,一應事物,就有勞文優了,我意留下五萬兵馬,一麵為文優所用,一麵可為守軍,震懾宵小。”
“主公放心,儒必然會安置妥當。”也許是為了鄭重,也許是因為董卓的威嚴日漸高起,李儒不自覺的,就將稱謂再次恢複到了董卓剛穿越來時一樣,用了“主公”,而不是“嶽父”。
董卓聽了,卻沒有如同第一次聽到時那麼不適,頓了片刻,董卓出聲補充道:“好,我留下華雄與子義兩人助你,但凡與我有利的,皆可搬回長安,切記,一切需小心謹慎。你可使人將洛陽城中的細作先動手清除掉,還有世家安排的眼線,也都一並清除了,這些事情,絕對不能讓人現在就將消息傳遞出去,這段時間,影衛已經將他們摸得差不多通透了,隨時可以動手,至於天子與百官,暫時先安排人監視起來即可。”
影衛,在董卓帳下,基本上已經屬於是透明的了,屋中能夠資格來參與會議的,基本上都知道,血殺、血影、血刺,是目前他手中的三大王牌,是以董卓說出時,毫不遲疑。
“諾。”李儒躬身再拜,出聲應下,華雄、太史慈兩人同樣大步走出,躬身拜道。
眾人之中,就屬呂布長得最高了,九尺的身高,讓他無論走到哪裏,都是眾人眼神追逐的對象,而現在,一個身長不過八尺的人站在哪裏,周遭卻好似成為了一片真空。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史冊上,曾經就是這麼簡短的,介紹過這麼一個人,卻將他的長處彰顯於眾。
與華雄並立在一起,這個可憐的關西大漢,徹底淪為了陪襯。
原本,太史慈應該是在公元193年管亥帶兵圍攻北海時出場的,少時的太史慈,已早早知名於世,隻因刀毀州章,成為州家所仇視的人物,為免受無妄之災,隻好避居遼東,即便是孔融,也以一句“吾之少友也”來稱呼,可見其人之名。
太史慈遠走遼東的具體時間,董卓是記不清楚了,隻是在派去的人未曾尋到後,董卓才知道,原來他已經避禍在外,隻好一麵寫下赦令,一麵讓人將太史慈母帶回洛陽,好生安置,而這,也是太史慈會現身於此的緣由。
作為一個山東大漢,豪氣衝天的個性,早已刻在他的骨子裏麵,對董卓的手段,他不是不懂,他那老母,也不是不懂,可董卓就是明明白白,將事情擺在了台麵上,這就讓太史慈充分感受到了他的誠意,再加上其母已然安居在此,他便慨然赴約,到了董卓帳下。
要知道,當年黃巾圍城,太史慈隻因孔融平日裏對其母的照應,隻因受人於恩必相報的信念,就單騎闖陣,拚死殺出重圍到劉備處借兵,可謂是“義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而他的豪爽,在麵見劉備時,劉備最先關心的,不是被圍危在旦夕的北海,而是其名時,任劉備如何挽留,他也堅決不為所動,寧願歸在了劉繇的麾下。劉繇與劉備,兩人之才,相差多遠,當時的世人,絕對不會不知道,可太史慈,就是這麼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