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將自己的姿態擺放的的很低,這種大氣,讓一眾諸侯見了不由對其更為敬重,若說之前的尊重單純隻是出於對袁家的敬畏的話,那麼現在,袁紹則真正開始進入到眾人眼中。
“盟主寬厚,我等怎能不銘記於心?討伐董賊乃是我等共同之願,諸君,敢再戰乎?”作為袁家的門生,韓馥對袁紹的表現更為讚賞,見眾人出神,韓馥猛地將腰間的佩劍拔出,沉聲大喝出聲。
“一次失利,豈能認輸,五千人不行,我們就派一萬,一萬人不行,我們就派兩萬、三萬,如今我大軍雲集,不戰何以麵對天下?”陶謙紅了臉了,有對曹操的敬佩,有對袁紹的敬畏,更有對自己退縮的羞愧,韓馥說完,他當即出聲附和道。
“戰。”袁紹與曹操對視一眼,兩人同時出聲喝道。
“哈哈哈……怕他個屁,若不是騎兵不善攻城,我必率人請令為先鋒,殺他個血海盈天。”馬匹上,公孫瓚本就是一個莽漢,暴躁、易怒、嗜殺卻不失豪情,受眾人情緒所激,登時大笑了起來。
事已至此,再說什麼已是無用,其他諸侯也紛紛點頭附和。
“好。”不知何時,袁紹已經再次登上戰馬,手中佩劍直指天際,沉聲肅然道:“我等為大義討伐逆賊,聚集大軍三十萬有餘,今若沒有作為,又有何麵目以對天下?傳令,各人歸陣,挑選軍中精銳組成軍陣,準備攻城。”
“諾。”四下裏一片回應之聲,單看這情形,袁紹終不愧是能當選為聯軍盟主之人。
袁紹的動作並沒有完,喘息一下後接著又道:“各軍弓箭手上前,待大軍發起攻擊時,全力壓製。”
“諾。”攻城戰,弓箭壓製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手段,眾人對袁紹的命令沒有絲毫異議。
諸人的動作很快,命令傳達後,各個方陣中接連人頭湧動,有千人的,有兩千、三千人的,最多的是袁紹這邊,足足出動了六千精銳,林林總總,最後竟然被他們湊足了一支兩萬五千人的方陣,在城下依次鋪展開。
弓箭手這邊,同樣也不甘示弱,大軍之中,幾乎上懂得一些射箭技巧的人都被拉了出來,人數比之湊起的精銳更多,足有四萬多人,之後,陸續又剔除了一萬多箭法淩亂的,剩下的三萬餘人組建成了三個梯隊,如此忙忙碌碌的,待一切整理完畢時,已經是在一個時辰之後了。
這段時間中,諸侯們也沒有閑著,張揚、袁遺、鮑信三人被分派到另外三麵處,準備在正麵發起攻擊時作為策應也同時進攻,至於騎兵,則被眾人雪藏起來了,攻城戰這種消耗戰中,誰也舍不得用辛苦募集起來的騎兵去攻城。
五萬多人進攻一麵,這麼大的動作城頭上自然不可能沒有發現,更何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外三麵城牆處也陸續開始有了動靜,城頭上無論是董卓,還是賈詡,麵色都變得難堪起來,就連一向不將任何事情放在眼裏的呂布,神色都顯得鄭重起來,當然,隻是鄭重,並不代表這絕世飛將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