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泠苞(1 / 2)

臨近正午的時候,董卓大軍終於趕到了梓潼城下,不同於益州的其他地方,梓潼雖然也被群山環繞,可是其所在的地方,卻是在兩處山脈連綿之間,正坐落在一片穀地之中,不遠處稍稍向南一些的地方,梓潼水靜靜的流淌著。

蜀地多山,可是相應的,中原各地的數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都在這裏,水卻是從來不曾少過。不過,這些河流多都在連綿的群山之間穿梭,山石堅硬,難以開鑿,想要引水而用就成了異想天開之事,是以真正能夠被蜀地人利用到的少之又少,隻是這個問題,在梓潼這裏卻換成了另外一種情況。

不過,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一下七曲山。

七曲山,又稱尼陳山,其為劍門山餘脈,最高處蜿蜒近千米,為蜀道入川後最後一道險峰,山間古柏蔥鬱,遍布荊棘,梓潼關,正依山而建。

“主公來看……”不知何時,賈詡走下馬車,在梓潼城下的一麵邊角處衝董卓大聲叫道。

“文和可有發現?”疾步走近,董卓迫不及待的張口問道。

“梓潼城高牆厚,城下又有兩丈寬的護城河環繞,想要攻克非是易事,不過梓潼依山而建,險要是險要了,可是同樣的,這山,卻也是梓潼城最大的弱點。”一邊說著,賈詡大步向前緊走幾步,指著麵前的巍巍山脈接著說道:

“梓潼處於蜀中山川之末,山勢至此時已是大緩,七曲山雖然巍峨,山勢卻也平緩許多,士卒攀爬已不能阻擋,劉瑁雖然在梓潼城與山體交接處布有人手,相較於城池來說,想要攻克已是大易,主公可派人在城下佯攻,一麵大張旗鼓的讓人填埋護城河,一麵派人從兩側登山,待有時機時,突襲而出,若是順利,梓潼城已是主公手中之物了。”

“此計大妙。,文和之才果然驚天,我這就派人去做準備。”順著賈詡的話微微一想,董卓心中便是大喜,他本已準備忍痛用人命堆填下梓潼城的,沒想到隻是這麼一點的功夫,事情竟然峰回路轉,賈詡果然不愧是賈詡,此計若成,能夠賴此得以活下來的士卒將數之不盡,隻此一點,就可見賈詡之威。

“主公且慢。”賈詡忽然出聲將董卓叫住,見董卓臉露疑惑之色,當即解說般出口說道:“登山之事可在黎明時分進行,黎明時人正犯困,精神恍惚難以自克,士卒不易被敵發現,眼下,主公可讓士卒去伐些荊棘枝條編織成甲胄模樣,務必要登山之人盡皆被其覆蓋,蔥綠之色加身,隻需小心謹慎,便不虞被敵發現之憂。”

“好。”董卓拍手叫絕,身為軍師,賈詡所為可謂是事無巨細了,而且這披綠在身之言,更是可千載流傳,直到現在,董卓才猛然想起,自己之前所處的年代,軍隊不正也是有著這樣的偽裝嗎,可以說,這兩年來的時間裏,他雖然是越發的適應這個時代,可是同樣也將他前世的很多東西都遺忘了,誰沒不知道,今天賈詡這一句話,卻是給了董卓極大的衝擊。

心神馳蕩著,董卓跑去親自督促士卒去做準備去了,倒是賈詡,在與董卓說完後,便回身去了馬車休息,相較起來,兩人好似來了個翻轉,乍一看好像董卓才是那個幹活的,而賈詡是主公一樣。

很快,董卓軍中一分為三,高順、樂進兩人帶士卒去了遠處看法荊棘,泠苞、太史慈兩人開始輪番填埋護城河,董卓中軍則是沒動,五千騎不動如山般沉穩的壓在後陣。城頭上,有人看到董卓軍的動作後也跟著動了,城頭守將一麵派人跑去通知劉瑁,一麵讓人對著正開始緩慢填埋護城河的董卓軍放箭,密集的箭雨下,最先開始行動的太史慈軍很快就倒下百多個。

“該死。”太史慈怒極罵了起來,揮手讓人暫時停下了填埋的動作,而後低頭思索起來。攻城戰,以他現在的年紀也還是第一次經曆,沒有絲毫的經驗可用,現在他所要做的,就是將之前從兵書上學來的東西應用在實際中。

“將軍且先休整一下,讓末將帶人上前一試如何?”思慮良久,除了讓士卒一麵用木盾遮攔一麵填埋外,太史慈真沒能想出什麼好的主意,一旁的泠苞見了頓時上前請令道。

論職,太史慈要大過泠苞幾頭,論武,太史慈更是完爆泠苞,甚至是論年齡,太史慈都要比泠苞大上一些,不過在這經驗上,他卻是不如泠苞。

劉焉時,益州並沒有什麼名將,可是在劉焉在位的數年間,益州就從來不曾安定過,泠苞雖然年輕,卻也經曆過幾次戰爭,而相較於他,太史慈在被董卓招募之前,正流亡於外,而在其投在董卓麾下後,便被留在後方鎮守,戰陣經驗幾近為零,是以在麵對著這種場麵的攻城之戰時,表現甚至還不如泠苞。